位于乌山西路的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一堂本应该普普通通的英语课,上演了一场学生“弹劾”老师的戏码。13日上午,初二(11)班的英语课堂上,有学生当场拍桌而起,大喊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要求全班表决,更换英语老师,获得不少同学的举手赞同。老师当即离开。
学生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心声,在老师、同学和家长中则引起争议。专家认为,学生们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本应值得鼓励,但不能不分时间、地点,更要注重表达的方式。
表决时多少学生举手,有两种说法
事发班级为初二(11)班,在表明采访意图后,记者被禁止进入校园。昨日下午,记者在校门口蹲守初二(11)班的学生。
据学生们说,13日上午英语课,何老师刚走进教室,一名陈姓同学就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大喊道:“不喜欢上你的课,对你不满意。”随后,陈同学说,赞同他意见的同学举手,不少学生举了手。
至于到底多少学生举手,同学们有两种说法,一是近半数学生举手,二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都举手了。
班主任:学校将处分“闹事”学生
据学生们说,何老师当时直接就离开了教室。中午临近放学时,班主任走进教室,要求陈同学等人去何老师家道歉。
昨日,班主任告诉学生们,学校德育处将对陈同学进行处分。当天上午第四节正好是英语课,正当同学们猜测何老师是否会回来时,何老师已经站上了讲台,“她走进教室,直接开始上课,并没有说其他的”。
有知情的学生告诉记者,上周四,几个同学就已经谋划好了这件事,并达成一致,在周五的课堂上发难。
在学校门口,保安帮记者联系了办公室主任齐国庚,他告诉记者“所有事情都处理好了,老师已开始上课”。他表示,因为是刚开学不久,学生不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抵触情绪很正常。
学生:该老师太凶,上课语速过快
何老师到底因为什么,被学生们推上风口浪尖?学生们告诉记者,何老师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女英语老师,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上学期,何老师在初一(1)班和(2)班任教,这学期则到了初二(11)班和(12)班。
何老师为什么会改教初二(11)班和(12)班?对此,初一(1)班和(2)班的学生告诉记者,何老师颇为严厉,有时脾气不好,甚至用书本打学生。这引起了部分同学的不满,初一(1)班的学生,曾经向学校反映这些情况。新学期开学后,学生们就发现何老师被调换了班级。
初二(11)班的同学还告诉记者,何老师上课时语速很快,又因为是英语课,有学生听不懂她讲课的内容。
家长:不希望孩子以这种方式表达心声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内,学生对于“弹劾”老师一事仍在议论纷纷。家长们则有点两难——既希望孩子有个好的老师,又不希望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心声。有的家长还担心学校会处罚太多学生。
“孩子们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有的老师在方法上的确需要改进。”家长林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自主性较强,一旦老师在教学中不注意掌控情绪,就会造成紧张对立情绪。
对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发难”,家长们各有看法。有的家长赞许孩子们行为勇敢,对于需要改进的老师,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家长则觉得孩子们的举动太冲动,没有顾及老师的尊严,反而不利于沟通;还有家长觉得,学校沟通失职,没有及时注意到学生们的情绪和需求,酿成师生关系“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况。
专家说法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院社会学主任甘满堂教授:该事件折射出孩子们的独立性在增强。现在孩子青春期比较早,而且容易被“意见领袖”引导,缺乏辨识能力。老师严厉一点,其实对学生成长更有利,但学校一定要和学生诚心沟通,分析问题所在。
福建省社科院一位不具名专家:一直占据道德高地的师生关系,在新时期变得颇为脆弱,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教育的方式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教育却还停留在“唯分论”的阶段,品德教育、礼仪培养被忽视,这是各地学生频“发难”的主要原因。因时而变,因人施教,这才是教育的正道。
福州儿童医院心理卫生门诊主治医师陈敏榕:学生应该被允许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必须要真诚地表达,更需要注意场合、时间和方式。校方的处理应该达到既警示学生又保留老师尊严的目的,应支持学生表达看法,但必须符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