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们寝室4个人商量好了,已经把有用的东西全部洗干净消毒后放好了,想当作礼物送给以后住这个寝室的学妹们,房间我们也打扫过了,希望清卫阿姨不要把这些东西收走。”6月18日,浙江万里学院逸轩楼203寝室的毕业生戴斯琪和李佳荷在离校前找到宿管阿姨曹锡琴和鲍科英。(6月20日宁波晚报)
这与近些年媒体报道的毕业生“狂欢离校”形成了鲜明对比。每到毕业季,学校的管理也面临一场大考,学校行政人员与宿管人员千防万防,也防不住一些学生离校前的“最后狂欢”。从撕书宣泄,到掷投生活用品,再到垃圾遍地,给学校留下一片狼藉。离校的学生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身与学生时代的决裂,宣誓全新生活的开始。
对此,教育管理者往往将矛头对准学生,认为现在的学生难管。而社会又将舆论的焦点对准学校,谴责学校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未培养出具有基本文明修养的学生。这些谴责与声讨,都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实际上,学生们追求的也不是破坏性离校,而是结束学生生涯的仪式感,只不过这种仪式感太过消极、负面。
从管理的角度看,对于学生离校前的狂欢式破坏,学校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硬性禁止,而是要寻找可替代性活动。
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更要尊重学生的需求,指引学生生活的方向。对学生来说,毕业既是学校教育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面对未知的世界与生活,学生的内心充满迷茫,再加上离别愁绪,催生了他们看似疯狂实则可以理解的“狂欢活动”。对此,学校不仅应当理解,还应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创造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情绪得到缓解,压力得到释放。
例如,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校长亲授的毕业证书、教师温暖的拥抱;通过班级联欢会,让学生用歌声共话衷肠;还可以举办“跳蚤市场”“拍卖活动”“清扫宿舍”“手拉手话别”等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教育管理者用心设计,用情促动,让学生的离校生活充满温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美好离开校园。
“文明离校”是教育应有的姿态。教育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自会投桃报李,回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