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27条措施,旨在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
转变“唯论文”导向,是近年来国家科研、人才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此次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期刊评价为中心的评议方式,转而重点关注文章自身的内容与价值。成果评价方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的实质是改变过去“以刊代文”“以数充质”的评价思维,以实现对科研成果的合理评价和科研人才培养的健康导向。但是,好的政策还需要一定的政策“土壤”才能生根发芽。
第一,需要发展健康的同行评议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转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过去指标化、客观化的期刊评价转而诉诸于同行专家的相互评议。因此,发展健康的同行评议关系十分重要。同行评议在中国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些科技、社科等期刊率先实施了“匿名评议”的审稿制度,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结项等也引入了“同行评议”环节,部分高校在职称评定中也在探索相应的规则。但是,在所谓的“圈子文化”“会议文化”影响下,学术评议也曾出现过相关的丑闻,保证评议制度公平公正的重点在于人,为此,要加强评议制度自身的公平性设计以及评议人的学术伦理、职业操守培育。
第二,需要尽快摆脱计划式的导向和行政式的干预。不少单位在业务考核中分门别类地设计了许多成绩指标,不达指标就面临着扣减工资、降调职称等后果。这些做法是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但又与科学研究的规律矛盾。为了达到学术指标,一些科研人员赶时间、应急性地发表一些学术浅见,分散了基础研究的精力,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不少院校为了在“双一流”建设中大放异彩,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加大论文数量、项目数量的指标,增加了教师、研究员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相互式的交流模式成为备选方案,或由科研人员提出自身的研究计划,或由院校根据研究计划确定聘用与否。这种方式或许更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第三,需要完善科学评价的共享机制。学科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其评价方式也必然不同。例如,人文科学的成果很难用“影响因子”进行评价,以“核心期刊目录”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也不适用于新兴学科的成果。另外,院校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学科评价的差异性。例如,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的成果评价设计可能因院校特点存在不合理倾向。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完善科学评价的共享机制,让不同院校、学科共享评价结果,院校可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