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1月8日,北京市5万2千名中小学生将进行体质健康监测。此次测试根据学生年龄设置不同分组。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必测项目”。同时,视力指标将作为“成绩”,首次被要求采集上报。(9月25日 北京日报)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由于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普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用牺牲学生休息时间的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学校的升学率,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声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落实情况。
将学生视力作为考核学校的项目之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与评价观的重要体现。以督导考核评价为抓手,纠正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错误做法,对引导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强化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硬性要求。
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要求各地加强监测和督导,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强化教育教学督导,将学生视力作为省、市、县级政府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学校办学水平、实施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北京市将视力指标作为“成绩”,采集上报,考核学校,是对国家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中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综合防控,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学校作为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的主体,应当首当其冲,切实履责。
当然,将学生视力纳入学校考核“成绩”,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加强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加大样本抽检的力度,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予以准确的诊断与评价,以督导结果规范与引导学校防近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