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身边某县的一些自媒体传播的几篇与教育有关的帖子,放在一起看,颇耐人寻味。
首先是两篇批判“投诉者”的文章。
第一篇是高考结束后,网上有一篇帖子“某县公民举报高考发喜报为哪般”。文章提到有署名“某县公民”的人在地方政府网站举报本县高中学校,主要基于两点:一是高考成绩发布后校方在校门口放鞭炮,既不符合有关规定,也伤害了落榜学生及其家长的感情;二是发布“高考喜报”,违犯了教育部的禁令。
这篇文章的评判文章首先澄清鞭炮是家长组织放的,喜报是由自媒体发布的,均与学校无关。其次,此篇文章痛斥举报者忘恩负义,认为“行行出状元那是读不进书的人的借口,在某县大多数孩子要改变命运,读书是最好的选择”。这篇文章发布十多天后,中考成绩揭晓,各校纷纷发布“中考喜报”,“喜报”署名是学校。
第二篇题为“如果不想像狗一样活着,请你闭嘴”。文章说有人在政府网站投诉某高中学校,每晚10点40才下晚自习,违反教育规律,置教育部法令于不顾,严重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此,这篇文章进行了批判:如果在意孩子教育,就不应该举报,只有学渣和暴发户才反对应试,反对唯分数论。
这两篇文章观点非常鲜明,即为违反教育规律和有关法规的应试教育管理及其宣传辩护,且都是站在高考“成功者”的角度,强调要改变命运就必须考上大学,要考上大学就必须强化应试训练,而地方、学校的应试管理与宣传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改变命运”。两篇文章的教育观,都是把无限延长教学时间、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应试训练当作教育的全部,并粗暴地反对对此提出质疑的家长。
不管是大力宣传应试教育的地方和学校,还是为其辩护的家长和社会人士,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高考注定要有一部分落榜者。在“除了高考没有其他路能走”的教育观和超极限的训练下,最终结果却是以落榜告终,这群落榜者已经被异化的教育严重伤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给“成功者”放炮和发喜报,称落榜者为“学渣”,又造成了二次伤害。但这两篇文章又斥责落榜者“不可以伤害”,这难道不是一种强者的逻辑吗?
在上面这两篇帖子传播的同时,该地有一家民间公益组织,不断发布他们的救助信息,其中有几例救助对象是高考落榜导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个女患者,二十多年前高考落榜后就患了精神分裂症,现在四十多岁了,生活不能自理。
与上面两篇批判文章形成对比的是,这些公益活动及其救助对象,几乎无人关注,反倒是有人在评论区鄙夷这些患者“太脆弱了”,却没人指出这“脆弱”是“只有高考一条路可走”的教育观造成的。
针对投诉,地方相关部门的态度也耐人寻味。那两篇批判投诉者的文章,都贴出了投诉内容的截图,都显示的是“未回复”,也就是说在自媒体发表文章时,相关部门对投诉的内容还没有表态。一方面是“未回复”,一方面是默许批判投诉者的文章广泛传播,这是否就是一种回复呢?根据文章的说法,这些做法均与学校无关,但若不经过学校允许或参与,这些家长或者自媒体有权利这样做吗?且各学校大肆张扬并发布“中考喜报”时,相关部门也并未出面表态。
这揭示了地方不正常的教育生态,即以高考“成功者”的强者逻辑为违背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辩护,且不允许有质疑的声音,对已经造成的显性和隐性的伤害都采取选择性失明。这样的教育生态,会严重影响一个地区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改变这样的教育生态,让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正轨,需要改变全民的教育观念。而这种改变,首先就必须从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正确教育导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