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市的很多中小学都是以数字命名,或者名字特别长,缺少文化内涵……”今年第七年“上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166中学校长王蕾带来了关于完善中小学命名管理的建议,“在国际交流中数字是没有任何文化意义的,很多外国友人都对数字命名感到费解。”她认为,学校命名要有文化内涵,以凸显首都文化中心定位。
如今,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不少地方的学校都是用数字命名的。这些数字校名,有的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有的是后来改为数字嵌入的。据报道,目前在北京71所百年老校中,大多数学校的校名以数字命名。不知道这些学校为什么要运用数字化的命名方式,是为了用序列数字方便还是为了抹平学校之间的差距?
许多地方学校的命名翻来覆去。同一所学校,不同年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几十年来都用过许许多多校名,都让人搞不清楚这些学校的存续情况,生生地割断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有时是因为政治形势的所迫,有时是因为行政区域的变化和调整,有时又为挖掘根源恢复老校名;一忽儿用数字校名,一忽儿又不用数字校名。变来变去的含糊校名,就把人弄得一头雾水,特别是数字命名的学校,让人傻傻分辨不出来自何方生在何地。
按说,每一所学校都有所属的地域,大部分的老校还有其历史沿革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校名前面缀以市、县、乡(镇)名称,再加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制,倒也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属于哪个地方、哪级哪类学校,不用猜测、没有歧义,显得实实在在。但是,一旦市县、乡镇等撤扩并后,有的地区好像脑子不够用似的,千篇一律地简单用“第一第二第三”了。这样一来,就彻底地抹去了校名表面的地域特征,更不用说其他的信息及内涵。
有意思的是,一所学校的更名似乎都是相关部门说了算,既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也没有公示告知,显得独断又随意。对于更改校名的决策,也不知道是如何操作和出笼的。这些公众都是无从知道的,就是连被改名学校的校长也莫名其妙,常常是上级行政部门一纸红头文件下达就万事大吉。以致有的地方曾经为废除数字校名而求“名正言顺”闹得不可开交。
中小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命名也应呈现学校本身育人的特点,并与其文化内涵相匹配,努力体现其应有的办学特色,尤其是突出地域特征,起码要让人清楚这学校在哪个区域、属于哪类学校。校名就像一个人的名字,要具有相应的文化意义,而不是几个苍白乏味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