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平阳师范学校就读的那三年,我醉心于文学创作。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头几年,也没放弃文学追求,除了写小说,也写散文、诗歌,但是收效甚微,几乎颗粒无收。中文专科函授毕业后,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开始写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总共有几十篇,发表于《中学语文参考》《中学语文》等。《瑞安日报》创办后,我受邀写稿,写了6年小言论、消息和通讯,最终意兴阑珊。浙江教育学院教管系本科函授毕业后,除了继续坚持写点生活随笔,我开始写教育随笔和教育评论,一直到今天。
从文学写作到撰写教育评论,这漫长的写作经历为我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字基础。专攻教育评论和教育随笔的写作的路子是对的,毕竟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教育评论和教育随笔比较好发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等教育专业媒体喜欢刊登,《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其他媒体也都十分关注教育。这样一来,教育评论写作的积极性自然会高,写起来自然也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对教育的热爱和痴迷是坚持写教育评论的基础。因为从事教育工作,喜欢教育事业,从普通教师到担任校长,我时时刻刻关注着教育的一举一动。经常就某些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判断和批评,并慢慢成为习惯。关注网上的教育新闻,捕捉生活中的教育现象,保持对教育的敏感,正是这种对教育割舍不断的满腔热情,才使自己始终放不下教育的“头疼脑热”。
兴趣和爱好是持续写教育评论的前提。因为平时没有其他嗜好,唯有业余写作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写作已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走路一样。从中文专科到教育管理本科函授毕业,其他文体基本歉收,唯有教育评论一支独放,发表在国内主要的教育报纸以及其他报刊上。将充斥于大脑的灵感释放出来,跟读者分享达,给我带来了不少反馈和共鸣,更不用说其中的收获和乐趣了。教育及其评论,我亦喜亦忧地默默坚守。
对文体的了解和把握是不断写教育评论的条件。在对身边的教育现象都轮番针砭过后,或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保持缄默的时候,只能选择媒体披露的教育新闻做由头。全国各地每天的教育新闻层出不穷,既新鲜又取之不竭,外地的教育事件想怎么评价都行,即便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别人也难以对号入座、奈何不得。对教育新闻的即时评论,是时评中的一种,类属教育时评。比起那些一本正经的传统教育评论,不管是语言、事例还是时效性方面,都来得灵活、生动和及时。
受众的广泛和开放是写教育评论的动力。平时常见的教育课题、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具有很强的学术专业性,一般都刊载在发行量不高的教育专业报刊,不但传播的渠道非常狭窄,影响范围也限于教育战线阅读论文的教师,而且内容都十分艰涩和枯燥。相比之下,教育时评就显现出短、平、快的巨大优势,不仅教育专业类报刊发表,非专业报刊同样青睐,毕竟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和整个社会。教育时评,不仅教育界专业人士接触,平民百姓同样也能阅读领会,其影响力自然比那些冗长的满纸术语的教育论文要深广。
教育评论的架构一般也比较简单,包括新闻由头、现象分析、提炼观点、正反论证、指明方向等。难的是能够推陈出新、深入浅出,见解鲜明独特,思想深刻尖锐,文风轻快活泼。这就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教育知识和认识的储备,有一定的教育阅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教育敏感和锐利目光,有教育现实困惑和理想追求的矛盾碰撞。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别具一格、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