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县城坐公交车,车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看着窗外对奶奶说:“扫马路的阿姨真辛苦啊!”奶奶说:“那都是因为她读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成绩不好,才成了扫马路的。你看她多脏啊!你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也就会和她一样,你怕不怕?”
这位奶奶对孙子的教育真可谓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当然这位奶奶的话也一定会让一些旁听者感到不舒服。但不可否认,这种“教育”孩子的内容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目前很多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理念。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甚至对社会的危害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首先,错误地诠释了“读书”的内涵。一是概念的错误。现在的社会把“读书”当成了上学的代名词,甚至背教辅、做套题之类的应试操练都被冠以“读书”的美名,而读真正的书、因热爱而自主阅读的真读书却很大程度上被摒弃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读书”之外了。二是读书目的的错误。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好成绩、上大学从而改变命运,而通过读书培育精神面貌的真正读书目的却根本不被关注。这样的读书,且不说根本不是真正的读书,把考上大学当作读书目标的终点,是产生不了真正的读书人的。
其次,强化了孩子的错误等级观念。上面这位奶奶给孙子说的话,充满着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鄙视和对体力劳动的歧视。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中,社会上从事脏活累活的体力劳动者居然成了反面教材。事实上,即使从事脏活累活的体力劳动者,也经常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反面教材,他们常常会告诫孩子:“你不好好读书,考不上大学,将来就会像我一样干这样的活,你怕不怕?”这样,几乎是所有的人都把这一部分人当作孩子的反面教材,不断给孩子灌输社会的等级观念,让孩子仰视一部分人而鄙视另一部分人。结果则是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置于一条鄙视链之中。
再次,让孩子产生了对体力劳动的厌恶和惧怕,甚至惧怕一切吃苦。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会逐渐感觉到体力劳动工作不只是脏的、累的,更是丢人的、低贱的,以至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成了脏的、应该被鄙视的。在这样的教育中走出来的孩子,不管读书的结局如何,他们都是不愿意去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的。以我所在的农村为例,近三十年来,乡亲们教育孩子基本就是这一句话:“好好读书考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就得和我们一样劳累种地!”同时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假日里也不让孩子帮自己干地里的活,结果则是,只有少数孩子考上了大学,而会种地的年轻人基本没有了,有些人三十岁了还游手好闲、啃老,总是幻想能躺着赚钱。
其实在以高考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太多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都是像上面那位奶奶一样教育学生的:一是把求学的全部目标、终极目标都定位在高考上;二是激励学生的求学动力就是改变命运;三是让学生淹没在应试训练中而没有阅读和文化活动;四是经常以达官贵人甚至明星为榜样而以普通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为反面教材。
这些因素导致的一个共同结果,就是教育只有物质的功利而没有精神。读书只是实现物质生活和层级上升的敲门砖,门敲过了,读书就终结了。不管是读书时代还是更漫长的人生岁月,没有真正的读书,没有独立人格的塑造和不断提升,普遍的平等、民主和文明的社会风气就难以形成。
教育的价值迷失在纯功利之中,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是从改变教育入手——要让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来,这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