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爆料,幼儿园老师要求小朋友画下每天同一时间的月亮,连续30天,家长因心疼孩子代劳,为此瘦了8斤。(澎湃新闻9月11日)
对此,不少家长吐槽这是继前几天佛山一小学四年级“数1亿粒米奇葩作业”之后的又一“奇葩作业”。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所谓奇葩作业,不过是一些家长对“新奇”作业的主观感受和认识。以“数1亿粒米”为例,乍一看来,这的确有些奇葩和难以完成。因为在普通人的观念中,以每秒数3个数计算,不吃不喝不睡,理论上从1数到1亿需要一年时间;还有网友估算,600粒米重约50克,若10千克装成一袋,起码要装833袋,怎么可能带去学校?
但如果结合“数1亿粒米”班级学生正在学习《亿的认识》这一背景,这样的作业也许是个不错的创新性题目,可以让孩子们对大数有一个具象的了解,建立起百、千、万、亿的概念。而且这样的作业通过发散思维是可以完成的,例如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以此推出10倍的分量约有1000粒,层层类推将更加有助学生对不同数量级的理解,应给予一定肯定。
然而,很多人却给它扣上了“奇葩”帽子大加挞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许不少,比如当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没说清楚、家长表达不解后缺乏足够的沟通解释等,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很多人以自己的定式思维来看待这一作业,缺乏建设性的思考。
画月亮这一作业,本意是让孩子认识月亮每天的变化,况且只是用笔画一画,并不难完成。如果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不但可以养成持之以恒观察事物的习惯,还能切实掌握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形态,同时也能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增加亲情,可谓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举措。
但遗憾的是,家长在定式思维的主导下,把该类创意作业当成了孩子难以完成的事情,选择了代劳并公开吐槽。这种吐槽打击的不仅是老师布置创意作业的积极性,也在阻碍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问题上,我们的创新举措不是不足是远远不够,需要从各个层面细心呵护,而不应伤害教师创新的热情。
在家校共育的问题上,的确有个别老师不负责任,但是大多数老师都是负责任和值得肯定的。而且在很多问题上,老师的一些举动或要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学考量的,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加支持,做好家校沟通,不要轻易质疑,尤其是无原则扩大质疑范围,以防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