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终身评委中,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是唯一一位深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马悦然钟爱莫言的作品,他认为“他真的写得太好了”。为什么喜欢莫言的作品?马悦然的回答特别干脆:“我喜欢莫言,就是因为他非常会讲故事!”
作家作品是讲故事,小学生作文就更是讲故事了。孩子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没有故事,儿童期便失去了颜色和生机。父母的启蒙教育90%以上是讲童谣或故事,儿童读的第一本书99%是故事。小学生作文从故事入手,是顺应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理所当然。
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写了事,又得写人;写了人,又得写景;写了景,又得状物;状了物,又得写建议……写作初期就在形式上折腾,孩子不怕作文才怪。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在《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一文中写到,作文教学应当在内“核”上做文章。儿童作文的“核”是什么?是故事,抓住这个牛鼻子,就能找到作文写作的突围之路。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故事。语文教材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向孩子们传递着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老师通过一节又一节富有故事感的课堂把孩子们引入语文的世界。一本好的语文教科书一定汇集了很多经典故事,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非常善于讲故事。所以说,我们今天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语文教育理念:好语文一定有好故事,好作文一定要写好故事。
语文老师教什么?要教好故事,要培养好孩子的故事力。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他一定会为自己储备大量的故事:名人大家的故事、传统美德的故事、汉字故事、成语故事、古诗词故事、与课文相关的听说读写的故事……这些故事要烂熟于心,信手拈来,随时随地都能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情趣盎然、活泼多姿,使孩子们个个都能成为故事大王。
打好了讲故事、写故事的基本功,其他的自然不是问题。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乃至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更不用担心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抓住了故事这个牛鼻子,小学生作文方能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
要用“入格出格法”培养学生写故事的能力。要给学生提供多个故事模型:解决问题的故事、探险故事、警告故事、变形故事、人物故事、挑战故事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和格林兄弟笔下的“灰姑娘”是出自同一个故事模型,换言之,“丑小鸭”就是另一个“灰姑娘”。这些故事模型不就是数学里的公式吗?只要学会弄懂了公式,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决同一类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故事模型中进行创作,就可以构思出相应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从而为故事的编写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