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破解儿科医生荒,需大力提升儿科职业吸引力

“每次带娃看病都要排长队”“儿子感冒一周没上幼儿园了”“儿科医生太少了”……连日来,全国多地爆发流感,各大医院儿科门诊就诊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少儿科医生放弃调休,轮班应诊,依然忙不过来。超负荷工作的背后,凸显出儿科医生紧缺的窘境。(1月16日华龙网)

儿科医生短缺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全国性的严重问题。据相关权威部门披露,根据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中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86042名。而前一段时间,传出“医生超负荷工作病倒,儿科被迫停诊”的天津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竟只有三名。

儿科医生荒为何出现,又如何破解?主流观点认为,儿医荒的直接原因是儿科本科曾停招17年。从1999年开始,国家教育部以“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为由,取消了全国各医学院校的儿科学专业。一位院长就曾撰文说:自那以后,他“作为京城一所三级医院的院长,再没从医学院校本科生中招收过一名临床儿科医师”,并认为要立即恢复和大力发展儿科专业。

对此,笔者认为,这并非是造成儿医荒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儿医荒不仅有高校专门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还有医疗卫生系统人才招用、评价、薪酬偏低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大幅度提高儿科医生的薪酬和待遇水平,着力提升儿科执业的吸引力,才能破解儿科医生荒的窘境。

根据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的解释,当年对儿科专业做出的是调整优化而不是简单地取消,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稳定的来源。也就是说,国家对儿科本科教育的支持并未放松也未取消。事实上,除了口腔科外,目前国内任何一个医学院校的内科、眼科、外科等都没有单设本科专业,但这些科室却没有出现过缺人荒。因此,儿科本科停招只是表面原因,其背后是儿科效益差、风险高、职业前景黯淡。

从人才市场规律和经济学看,儿科是最不创收的科室之一,按常见的“经费包干,节余留院”的分配原则,从业者薪水待遇普遍偏低。幼童的身体特点也决定了医治需要格外谨慎,误诊风险大,工作压力也就更大,加之职业发展前景欠好,故而医学毕业生择业时就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儿科。

全面二孩时代,破解儿科医生荒仅仅靠恢复儿科本科招生显然并不能治本,解决好儿科医生收入少、待遇低、风险大、职业吸引力低等问题才是治本之举。为此,需要进一步解决“以药养医”的老大难问题,严禁为增加效益和收入而多开药、开贵药的弊端。医院在工资绩效等方面也需要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让儿科医生的报酬不低于其他科室的同行。对效益差、创收少却又最忙的儿科,医院可以拿出资金节余进行专项补助,地方政府也可以建立专门的补助机制。同时,还需要建立风险防控和医院共担机制,完善和落实严惩暴力伤医制度。另外,可针对儿科特性和儿科医生工作特点优化职称评审机制,以保证儿科医生晋升渠道畅通。最后,对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制、家庭签约医生制等,要深入推进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以更多地分担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的接诊和救治压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词条  儿科  儿科词条  吸引力  吸引力词条  大力  大力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