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发布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提出浙大在校师生在相关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优秀网文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办法》推出后,引发了舆论热议。
将媒体和网络的优秀传播成果上升为学术认定体系,这在国内高校还是首开风气。尽管该政策的一些具体细节还存在争议、商榷空间,但并不妨碍人们予以高度评价。无疑,此举对打破长期以来的“唯论文”“唯核心期刊”的僵化评价取向有积极意义,为高校评价开了一道门。
赞扬者众,亦不乏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学术研究与其他工作的界限不可轻易混淆,如果把非学术性的东西认定为科研成果,那不是评价体系的创新,而是人为制造混乱,有损学术评价的严肃性。
在我看来,政策的细节固然需要进一步推敲完善,但“加速学术堕落”“损害学术评价的严肃性”之类的担忧,却未免想多了。
具体而言,《办法》所指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基本上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人文学科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关注当下、融入社会,绝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换言之,如果一定要把学术和社会人为区分开来,在一个小圈子里自说自话、相互欣赏,这样的学术只能是“学术”而已。当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如果陈独秀、李大钊等这些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走出书斋与工农大众接上“地气”,只是将之限定在“学术圈”范围内,马克思主义还能成为改造社会、影响历史的思想利器吗?
作为人文学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应该是值得永远追求的至高境界。因此,真正的学术,应该打开大门,主动拥抱社会。在媒体与互联网大融合背景下,很多网络成果的影响力和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核心期刊,通过相关报刊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方式传播学术思想,无疑是大势所趋。世易时移,倘若一味迷恋掉书袋式的高头讲章,如此抱残守缺、冥顽不化,那所谓的“学术”,只能成为阻碍学术自由和发展的羁绊。
在高校里,人文学科老师的收入、地位远逊于理工科老师是常态。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理工科老师之所以无限“风光”,关键在于他们的科研可以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其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从事人文学科的人而言,尽最大可能地传播思想、引领舆论,无疑是“生产力”的最佳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为网络发表“正名”,有利于打通学术与社会的任督二脉,实乃顺天应人之举,值得点赞。
浙大首开先河,还会有更多的吃“螃蟹”者吗?高校可以如此“变通”,基础教育阶段能否也可以闻风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