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文件还指出,通过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式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以期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8月27日央广网)
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及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属于前沿学科,对于推动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通过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课程,能使中小学生了解前沿的科技信息,掌握简单的编程方法,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有人说:“人工智能课程过于前沿,在中小学生推广普及无异于天方夜谭,过于理想化,完全没有全员参与的必要,不如选拔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实施特长训练,如此既节约培养成本,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不然,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学科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信息技术也已成为中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二十年前,“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重要的现实。人工智能作为前沿科技,其推广与普及同样需要走过这一历程。
人工智能现在看来是前沿科学,但是十年以后,或许就如同现在的电子科技产品一样,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生活与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国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就必须放眼未来,从基础教育入手,让中小学生尽早了解前沿科技,通过学习人工智能课程,提高人工智能意识,并致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
要实现人工智能课程的推广与普及,在现实操作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师资问题。没有优秀的师资,推广与普及势必会成为空谈。当前,一些学校,不是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而是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偏远中小学校,信息技术专职教育奇缺,而懂得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要落实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化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国家层面,必须在师资培养的源头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师范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教育专业,提高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培养层次。另一方面,在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标准,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其中,保证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胜任人工智能教育的任务。再者,在师资配备过程中,要明确信息技术或人工智能教师配备要求,保障每一所学校都有专职教师,如此,推广与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才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