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中学教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文称,今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题,要求学生从“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等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来写一篇文章呈现中国,但农村学生大多对这些词缺乏亲身体验,因此该题的命制对农村考生不公平。从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角度讲,这位老师的观点很有道理。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这种说法却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该教师明显忽略了其价值。
人类科学文化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后人不断把前人的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间接经验,学生在学校里利用书本学习是一种学习间接经验的主要方式。参加高考的考生,已经读了至少十二年书,即使他们没有对“高铁”等新事物的“亲身体验”,但也不可能一无所知。何况现在移动网络无处不在,电视早已普及到几乎所有的家庭,没体验过高铁,也不应该没见过高铁的图文信息。
从教学的角度讲,老师要教学生备考,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不论从应考、写作文的角度,还是育人的角度,老师都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国家大事、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又怎么能不知道“高铁”?
再说“亲身体验”,如果只有乘坐过高铁才算是对高铁有亲身体验的话,在这方面城市学生未必会优于农村学生。在当下快节奏的高中学习期间,许多城市学生到高中毕业可能都没充裕的时间离开他生活的城市。
其次,“亲身体验”不是高中生写好作文的必要因素。
宋代科举有一项重要内容叫“策论”,即让考生就治国理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试想哪一个考生有过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高中毕业生的作文用“亲身体验”来说事,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重点应该放在检测他们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基础上进行思维的能力。
今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本来就不是要求学生写“亲身体验”,而是运用语言完成一个表达任务,这个任务需要的就是综述能力、提炼能力、论述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展示的表达能力。支撑这些能力的,应该是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眼界胸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维能力。
作为高中毕业生,就应该有一种“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也应该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放和张扬,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就不能写,格局又怎么能大得起来?没体验过就不能了解、不能思考、不能表达,这难道不是从本质上否定了学习的价值?
最后,有“亲身体验”未必就能写出优秀作文。
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即使他经常乘坐高铁,但要他给别人介绍一下高铁,很可能除了“快得很”就没有别的可讲了,甚至于没有别人帮助,他很可能连一次长途行程都没能力完成。反之,一个对中国交通了如指掌并且即时关注时政动态的人,即使他没有乘坐过高铁,他也能把高铁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还会有能力帮助别人设计合理的出行计划。
显然,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其实并不是“亲身体验”,而是知识、眼界及运用于生活的能力。作为高考考生,不论他出身于城市还是农村,不论他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都应该以知识、眼界为资本并运用于生活,进而思考生活、思考社会,形成自己的认识。
作文既是记录思考结果的基本媒介,又是深化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高考作文所选拔的优秀人才,并不在于他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有多丰富,而在于他的眼界有多宽,思辨能力强多,思想有多深。
所以,从作文的本质上来看,“缺乏亲身体验”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由“缺乏亲身体验”就得出“不公平”的结论也不成立,这是对学习和思考的意义的一种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