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同样安排学生做招生,为何有的被点赞有的被抨击

中国人民大学放八天春假的消息,引人瞩目。这条消息还提到,人大校方在发出放假通知的同时也发出“人大使者家乡行”的倡议活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可自愿报名,以“人大使者”身份回家乡去开展勤工助学性质的招生宣传活动。(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而与此同时,有民众反映江苏徐州沛县新华中学最近安排在校学生出去招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间请假出去做招生,而且学校还给予每招一个学生300元的奖励。3月24日,沛县新华中学相关负责人对此情况予以否认。沛县教育局分管领导表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3月25日中新网)

对江苏这所中学“安排”学生参加招生,舆论多表示愤慨,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校不得安排学生从事招生工作,哪怕给学生钱也不可以;而对于人大放春假,则多“点赞”。

如果江苏这所学校可以允许学生请假去做招生宣传,或者给学生布置招生任务,这当然是错误的,需要追究责任——学生参加招生事务,影响了学习。而如果学生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自愿去做带有勤工助学性质的招生宣传,比如发放资料,做校情介绍、做报告,这有什么不可以呢?这和人大放春假,学校在春假中组织学生参加招生活动,有什么不同吗?

可是,很多人对中学让学生哪怕在双休日去做带有勤工助学性质的招生宣传,也是不赞成的,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校不得安排学生从事学习之外的带有“商业性质”的事务。这种论调颇为奇怪,难道中学生就不可以勤工助学了?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是可以用勤工助学的方式,参加学校助管、助教等活动的。

笔者想说的是,就是同样的事,在我国不同的学校,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是耐人寻味的景象。对于放春假这一事,也是如此。我国去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到,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可是,现实中,真安排放春秋假的中小学甚少,就是安排,也最多放一两天,绝对不可能像人大这样放8天。如果也有中小学放8天的话,社会舆论就可能不那么赞同——初三、高三的学生马上要高考,学校怎么可以放假?就是非初三、高三,学习任务这么重,这假也不能放。如果,假期中学校给学生组织勤工助学活动,家长也多半会反对学生参加。学校放假,我们得把孩子送去上培训班,否则,其他孩子上培训班,你去“不务正业”,放假之后怎么跟上学习?另外,孩子放假在家,如果家长没有带薪休假,这反而给家长造成了麻烦,要么带孩子上班,要么把孩子关在家里,要么送去上培训班……放一个假弄得家庭“鸡犬不宁”。

至于大学,也不是所有大学调整假期,都会受到好评,我国有的地方本科院校放假,就被质疑为学校是借这个机会,减少办学成本——假期越多,投入成本就少一些。所以,放假还与学校对办学质量的保障,以及对假期活动的安排有关。如果办学质量缺乏保障,放假就是让学生“放羊”、睡觉、打游戏,而不是组织丰富的活动,诸如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游学等。那么,放假不是让学生调整身心,拓宽视野、锻炼能力,而变成是学校敷衍教学的一种途径,过一个春假,学生会变得更加慵懒。

所以,给学生放春假,安排学生从事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并非那么简单。这是需要前提和基础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一方面,要推进带职工薪休假制度,让家长有时间与孩子一起休假;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必须摆脱应试教育,不能只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关注。否则,除知识教育之外的任何其他教育活动,在学校和社会推行都会遭遇质疑和阻力。而对于大学来说,则要保障学校办学质量,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来进行假期安排和假期活动设计,而不是一放了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有的  有的词条  抨击  抨击词条  同样  同样词条  安排  安排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教育评论儿童节

 “跑了题”的儿童节

“六一”将至,这几天全国各地几乎都在举办各类少儿文艺演出和联欢活动。为了这些活动,不少孩子足足排练数周乃至更长的时间。对于很多孩子而言,节目表演现场的欢声笑语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