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可适当“强制”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8.3%的受访者认为如今小学生阅读书籍种类单一,86.4%的受访者直言小学生“作业式阅读”的现象普遍。

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青少年时期的阅读,是在为他的人生打下精神底色,而少年儿童期则是阅读的“黄金期”。

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大脑发育、思维形成、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越充分,对后天思维能力的形成、智慧的开启就越有益处。一旦错过,阅读兴趣、习惯、能力都将再难培养。因此,推动少年儿童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有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孩子不爱读书、不愿读书、读不进书;即便阅读,其书单也多集中于漫画、小人书、教辅书籍等;科普、人文精神、审美价值等类型的书籍鲜有人问津;浅表化、信息式阅读普遍,深度阅读不足。

针对少年儿童阅读贫乏、单一等问题,不少教育专家开出“药方”:家庭要注重亲子阅读,为孩子营造读书氛围;学校要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等。这些都是推动少年儿童阅读的好点子,但具体到家庭、学校实践中,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却存在着“兴趣论”与“任务式”的纷争。

引导少年儿童阅读,尊重他们的阅读兴趣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应该的。如果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就会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乐此不疲。但我们当正视的是:阅读兴趣往往并不是少年儿童自发产生的,而是父母与老师精心启发和有效引领的结果。特别是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吸引少年儿童眼球,引发他们兴趣并使其沉溺的诱惑实在太多,如果父母、老师不加引导,只是以尊重孩子的兴趣为名,由其任性所为,就会让他们的兴趣“旁落”至电视、电脑、游戏机等方面,即便有所阅读,也多是游戏、卡通等纸质版的衍生品而已。

因此,要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就要纠正“唯兴趣论”的偏面观点,推行兼有指导性和任务式的阅读方式,即所谓的“作业式阅读”。

我们应当承认,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少年儿童,师长在阅读方面的指导具有无可取代的启蒙价值。哪些书适合哪一年龄段、哪一层次的少年儿童阅读,作为教师是“心中有数”的。

现阶段,学校推荐给学生的阅读书目,都是经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且经过一定实践检验了的。表面看来,这些书目中有些书籍可能与当下学生的兴趣不相吻合,但却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只要恰当引领,坚持阅读,学生就可以慢慢嗅闻到其中的“书香味儿”,渐渐被其中的精彩所吸引。

鉴于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尤其是学校的坚持,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强制”。

指定阅读书目、限定阅读时间、摘抄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表面看起来,似乎有违尊重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的本义,然而,这种“任务式阅读”对于少年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只要施用恰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没有书香的学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一个没有阅读的教育,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在推动中小学生阅读的道路上,“作业式阅读”或许会面临诸多问题而被责难,然而,只要家校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小学生的阅读终会从“任务”走向“兴趣”,从被动走向自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强制  强制词条  适当  适当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习惯  习惯词条  儿童  儿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