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常常被戏称为“后妈”。“后妈”后入家门,由于“先入为主”和“失去的才最宝贵”的心理,学生、家长对“后妈”一般都比较挑剔。他们会不自觉地将前后班主任进行对比,有时还会拿新任的缺点与旧任的优点相比,往往产生“今不如昔”的感觉,让接班班主任处境尴尬,甚至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根据自己几十年教育教学生涯中的所见所闻,结合当下学生家长希望遇到一个有能耐的班主任,让自己的孩子能获得更多的功利心理。笔者认为,新接班的班主任不妨注意巧妙展示,来个先声夺人的扬威立万,以此规避“后妈”的境遇。
建立威信,不是成天板着一张面孔不苟言笑,也不是对学生的不足或犯错一味严词厉责。可以恰到好处地来个不做作的“闪亮登场”,令其敬佩。譬如,“老师今天有个好消息,愿意与同学们分享!前几天老师代表我市参加省现场赛课获得一等奖!”借分享喜悦的说辞,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你在公开课比赛中获奖了。你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那么多人的教学大赛都能获奖的老师一定牛,跟着他我是幸运的;好像是遗忘收纳,有意让学生偶然看到你在知名刊物上发表的洋洋洒洒的精彩文章,觉得写个几百字的作文都要慢慢榨油的孩子,会是怎样的仰慕还需言说……
现在的孩子特别聪颖,也特别调皮。你一走到他面前,他就开始观察你、研究你、评价你。幼稚、天真抑或反叛的思维,有时还会给你来点“想不到”。可是,孩子们在特定条件下顽皮心理爆发时,由于心理不成熟,所选择的方法常常不当。这时,如果老师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孩子一定会在感恩中成为你的“忠实信徒”。
减负,让学校排名减少许多,分区域就近入学,使竞争相对来说有所降温,但很多老师还是会不自觉地左看右比。为敦促学生一心向学,老师常常会把目标要求或学习榜样推送到他们跟前,如果推送差距甚大、望尘莫及的榜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推送榜样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提出合适的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触及。不断地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孩子进入“正螺旋状态”,孩子能不亲你信你?
不过,班主任“后妈”毕竟还是“后妈”,在展示、抓契机的时候,千万注意回避主动去直接或间接跟前任比较,绕过优秀“前任”那道天然的坚硬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