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备受“孔雀东南飞”困扰的高教大省湖北,而今开始引领招才引智的潮头。湖北推出人才“二十条”和“我选湖北”计划,计划未来5年从全国引进200万大学生实习实训、180万大学生在鄂就业创业。(4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孔雀东南飞”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及,原因是过一段时间“人才流失”就会形成一个高潮,蔓延开来。一些被“抽血”的地区,为留住人才,相应也做出对策,完善“造血机制”筑巢引凤,但多半效果不甚理想,有些地方甚至连麻雀都飞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成熟人才市场的标签之一。留住人才保增长亦是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
俗语云:“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关键在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 舞台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舞台主要是良好环境,筑好“暖巢”,既要有吃住硬环境,也须有人文软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助凤展翅”,而且让其有“归属感”,还能产生“大雁争相归”的惊喜。
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落地最终取决于富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地方财政能否稳定支持直接影响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以笔者所在地区的黄冈中学为例,最初入职的毕业生其待遇横向相比不相上下,但由于黄冈的地方财政增长速度不及东南沿海,地区工资差距慢慢拉大。一个骨干教师孵化培育需要三至五年,而随着工龄教龄的增长其工资差距与发达地区的差别就越来越大,“翅膀刚硬就东南飞”就难以避免。更为要命的就是,教师工资需要稳定财政支撑,一旦区域财政收入大幅缩水,教师工资甚至不能及时支付。说开了,住房薪水才是最大的磁力。而政策的落实和连续性是聚集人才的关键。
再者,真诚纳才,感情留人暖人心。“小庙”要想留住“大菩萨”,一味地撒钱当然不行,必须持续营造尊重人才、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使他们对单位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情感的培养既要有平时的嘘寒问暖、逢年过节时的联谊活动,也要关心他们的家庭和爱情,尤为重要的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大水漫灌,贴心服务“护凤成长”。心扎根了,他们就会慢慢褪去书生气,沾上泥土味,摸爬滚打时间一长就会与所在地融为一体,成为“第二故乡”建设最新鲜的血液、最活跃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