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过节甚至考试前,不少家长都会给老师表示一下“心意”。最近,有网友贴出了自己所在家长群的微信截图,上面说,有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家长给老师送礼一年都要两三千。有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长给老师送礼这种现象,79.53%的受访者表示很普遍,身边很少有家庭没有给老师送过礼物。
家长给老师送礼,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城市优质学校,有泛滥成风之势,不仅逢年过节要表达“心意”,而且班干部选拔、推优评先,就连座位调整,都会有家长以各种形式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以“好处”。
参与到这股“送礼大军”的家长也因目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希望老师为自己孩子“开小灶”“走后门”“占先机”“捞指标”的家长,不在少数,这类家长深受社会潜规则影响,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样样领先,处处得势,在竞争中胜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老师送礼。以不菲的礼物、不少的礼金拉近与老师的关系,从而影响老师做出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决策。这类家长与老师的关系,是掩盖在教育温情下的利益交换。
正是由于这类“投机钻营”家长的屡屡得手,让其他一些家长羡慕之下,群起仿效。这部分家长的心态是复杂的,原本不想送礼的,却又担心自家孩子无法获得公平待遇,为落得心安,还是送吧。至于送出去有无效果,其实还在其次。毕竟看到都在送,而自己不送,那吃亏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这类家长与老师关系,属于被迫跟风型,带有被裹挟的意味。送礼时,家长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可脸上还要装出诚恳万分的感谢模样。
曾邂逅一位退休讲学的特级教师,谈及每年教师节,上小学的孙子要给老师送礼,并且数额上千,儿媳坚持要送,他开始是坚决反对,认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没必要送礼。可孙子说,他们班上的同学都送了,自己不送的话,不仅会很没面子,而且还有可能被老师“另眼相看”。特级教师终于妥协,并感慨,社会歪风邪气让你不得不低头啊。
当然,送礼的家长中,不乏出于对老师真诚的感谢者,与上述家长不同,这类家长只是单纯地表达感谢,礼物一般不重,感情的分量倒让老师感动,当有别于带有功利目的的“送礼”一类。
现实中,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确有极少数老师或明或暗地向学生及其家长表达“索礼”的要求。如果发现有家长“不通清理”,就利用手中权力给学生还以“颜色”,借机给学生“小鞋”穿,以达到以“权”谋利的目的。更有甚者,不以索礼为耻,反以为荣,不时在同事面前炫耀,以为自己在额外创收方面有“办法”。
与这极少数利欲熏心、师德不佳老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教师不仅并无“索礼”行径,而且分外看重自己的职业尊严。当有家长送礼时,不仅婉言谢绝,坚辞不受,而且会向家长表明,教育好每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送不送礼,老师都会一视同仁。家长的礼虽没送出去,却收获的是满满的感激、敬佩与信任,对老师而言,这是拿多少礼物都换不来的职业尊严。
或许正是教师队伍中为师不尊的“一小撮”,以及少数家长的急功近利才导致了如今一些地方的送礼风行。这些地方的家长在额外付出的同时,对教师、对教育的信任也会日益消解,笼罩上利益雾霾的家校关系势必会危及教育肌体的健康。
“一颗老鼠屎会坏掉一锅汤”。让公众误解整个教师队伍道德水准低下,怀疑整个教育生态恶化的,往往就是那“一小撮”。因此,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监督,让“一小撮”的行径暴露于阳光下,并得到有效处理,是遏制送礼风、规范教师行为、重塑教育形象、重拾公众的教育信任、纯洁家校关系的必然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