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儿童的教育应该让他们从小不特殊。特殊学校虽然解决了残障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但也有其局限性。长期在特教学校里接受教育,残障儿童社会认知度低,了解社会的视野也会受很大局限,甚至从小养成自卑心理,对于他们成年后的社会交往、就业等方面造成很多障碍。因而,随班就读,即融合教育才是残障儿童融入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渠道。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前招行行长马蔚华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及建设支持体系”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明尚公益基金秘书长李欣蓉主张提升所有教师与全纳教育相关的专业能力,建设普通学校内全纳教育的支持体系,有效落实残疾儿童入学“零拒绝”原则,并推动残疾儿童在普通教育系统内真正获得融合的、有支持措施的优质教育。
如何清除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障碍,让理想照进现实?
第一,打开入学通道。规避风险,是许多学校拒收残障儿童的主要考量。不可否认,接收残障儿童,意味着承担许多风险,特别是安全风险。不仅残障儿童自身的安全令人担忧,残障儿童也可能危及其他同学的安全。但残障儿童随班就读,风险与红利并存。
最大的红利有二,一是残障儿童受益,其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捍卫,从此开启了融入社会的航程。二是健全孩子获利,他们可以从身边残障孩子身上认识到生命有着不同的状态,有的是健全的,有的是残缺的。长大后,这些和残障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过的健全孩子,将不会歧视或用另类的眼光打量残障人。这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和尊重教育。
向残障儿童敞开校门,接纳他们随班就读,彰显的是学校的担当和教育的自信。学校接收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既要看到风险,更要看到红利。同时,还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只有这样,学校的大门才会始终向残障儿童敞开。
第二,提供优质资源。“力不从心”,可能是学校拒收残障儿童的另一个考量。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最大的短板是开展全纳教育的资源不足,特别是人力、技术资源匮乏,不能支撑残障儿童的康复和发展。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充足和优质的资源,在校学习的残障儿童,特别是智力发展和精神有障碍的儿童几乎得不到有效的专业支持,那么在校学习仅是随班就座或随班混读。
“零拒绝”并不难,目前许多学校接收了残障儿童随班就读。难的是残障儿童的潜能得不到有效发掘,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补齐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短板,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敢于担当,精准发力,为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援和政策支持,为残障儿童创造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学校主动作为,因地制宜,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提升教师与全纳教育相关的专业能力,给予残障儿童最合适的支持和帮助,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能力和背景的儿童,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教育服务,实现最优发展。
第三,建立评价机制。对于随班就读的残障孩子,该教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水平,应建立评价机制,确立评价标准,并通过检测和评价,提高残障儿童受教育的质量,使残障儿童到达他们能够达到的彼岸——身体得到康复,精神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