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图片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一位老师穿着清代龙袍给学生上课,背后的PPT上写着“道光皇帝的自述”。这位让学生惊呼“厉害了,我的老师”的新晋网红,就是集美大学思政教学部的80后老师董立功,他的主要课程为“中国近代史纲要”。对此,有蒲公英评论作者认为,“龙袍加身”上思政课,有哗众取宠之嫌,笔者有些不同的看法,特撰文商榷如下。
依笔者之见,董老师的“龙袍加身”绝非哗众取宠,而是一种“走心”之举。
首先,董老师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心”之举。去年秋季到集大任教之初,他就注意到课堂上许多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了把学生从睡梦中和手机上拉回到讲台,董老师做了许多尝试。在播放相关主题的电影、建立qq群与学生实时互动问答等招数“失效”后,他在寒假备课时萌生了情景剧教学的想法,经思政部领导同意并向市社科联申报“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时效性研究”的课题,获批经费后购置了龙袍等道具。因此,他自己把这次授课定义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
其次,就鸦片战争这一课而言,以道光皇帝自白切入,可谓契机契理,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深得历史教学之真谛。进而言之,中外史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来研究历史早已有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心理史学。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包括动机、性格、情感、个人的独特经历等),尽可能还原“有血有肉”的历史本真,使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更加丰富深刻。
然而,现实中历史老师大多只是在教学中“碎片化”使用这个方法,偶尔点缀穿插,极少像董老师那样将教材按照心理史学的模式整体精心重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切莫轻言哗众取宠!
众所周知,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突破乃至摒弃,引发争议纯属情理之中。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人们对于大学教师的教学创新大多能宽容看待,本应该收获更多肯定和掌声的“龙袍加身”,之所以惹起漫天风雨,或许与“龙袍”和“思政课”两个敏感词密切相关。换言之,如果是其它道具,就形成不了强烈的心理刺激,而一看到“龙袍”,不仅学生的眼睛“一下亮了”,还会立马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结,条件反射般地冒出“荒唐”“演戏”之类的念头。
同样,一提及思政课,很多人就往往将之与枯燥乏味、空洞说理等联系起来,自然觉得“龙袍加身”只触及形式并不是真正的内容创新。殊不知,董老师的这节思政课却是一节“非典型”思政课,作为历史课,贴合内容的“龙袍加身”绝对是“走心”之举。
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依笔者之见,“龙袍加身”应当是“因事而化”的典范之举,这样的教学创新要大力呵护,切莫被“龙袍”遮蔽了眼睛,胡乱“棒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换个角度看,善意的批评其实也是在提醒思政课应当以内容为主。“我如果每周都穿龙袍讲课,那不真成了哗众取宠吗?”,深知不能天天“龙袍加身”的董老师表示,接下来会推出占总成绩40%的表演作业,让学生穿上清代服装,扮演洋务运动中的曾国藩和李鸿章、“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让他们在演戏中了解历史。如何推进内容与形式兼备的教学改革,董老师开了一个好头,有待更多的后来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