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有很多学生放假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母校看望老师。不过,有调查显示,学生并不是无规律地看多位老师,而是去看固定的老师,这些老师往往对自己影响最大。对于“不看望老师”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受时空条件限制、情感基础薄弱、礼物变成新负担、“混”得不好有负所望、不知见面聊什么等。
逢年过节,一些学生或专程或顺便去看望老师,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这无可厚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是陪伴过自己几年人生成长路的授业恩师?从这个角度讲,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是对师生情的检验、延续和发酵,值得肯定。
不过,如果把学生看不看望老师当做评判老师或者学生的标准,怕也欠妥。被看望的老师往往会感到欣慰,有获得感,没有被看望的老师则可能会有些失落;去看望老师的学生自然也会被解读为不忘师恩,但不去看望老师的学生,恐怕也不能被解读为不念师恩。对于学生,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用看不看望老师来评判其是否具有感恩之心。个中缘由诚如开篇所言,“受时空条件限制、情感基础薄弱、礼物变成新负担”,等等。
在我看来,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全心付出、不图回报的。虽然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自己也曾和学生开玩笑说,等你将来事业有成时别忘了老师,经常回来看看。实际上,从内心深处来讲,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自己从来不曾想过他们回到母校来看望我。学生在校求学几年,作为老师,理当全心全意为学生“扶上马,送一程”,一旦毕业,则当“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于学生而言,则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为人师者此后的心愿,不是学生对自己的现实回报,而是衷心的祝福。
因此,对于学生看望老师的态度,我的看法是,得之吾幸,不得吾命。尽管在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时也会有三五学生回母校看望、探访,师生之间或“劝君更尽一杯酒”,或“却话巴山夜雨时”,但这些于我而言,都属“偏得”——按照本份教书育人,获得国家给予的薪水待遇已经足够,对于处在人生爬坡期的学生能够挤出时间和心情来看望自己、问候自己,实为额外所得,岂不令人诚惶诚恐?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对个别老师也是一种警醒。当学生有选择地去看望某位同事老师而不看望自己时,甚至数年如一日地没有学生前来看望或问候时,恐怕也值得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倾注了培育桃李所必需的爱生之情?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当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学生的看望,而是通过照一照“学生看望老师”这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尽到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