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16年,与蒲公英评论携手走过

2016年,我在蒲公英评论网站个人工作室写作50篇,入选“锐评”40篇。其中,个别篇目分别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民族教育》等报刊登载。纵览这一年的评论写作,有几篇的写作过程我印象深刻,特简析其得失,以自勉。

一是在教育生活中确实有所触动,平时也关注这个话题,才能写出新意,也能令人信服。如《高考作文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他律形成自律,教育才有意义》等篇。前者结合自己平时的作文教学,又针对人们对高考作文的批评,思考“为什么”。

二是个人思想感情所系,发自内心,写得动情。如《我为什么要写教育评论》《为不朽事业,写速朽文章》两篇,都是我从个人对教育评论的认识以及对教育的认识而抒发真实感受,也包含了个人的思考,有情有理,是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有对教育的思考。

三是读书所得,与所思契合。读到书中的某句话,霎时心有所动,豁然开朗,平时的苦思冥想在那一刻解开,对教育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认识突然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很是感动、兴奋,故思如涌泉,一挥而就。如《教育能够做什么》《社会不在彼岸,就在眼前》等。

如果从这一年写的文章中选出最满意的一篇,那么我想应该是《甘肃农妇杨改兰悲剧的社会学思考》。

这篇文章,是我自主选题而写。杨改兰悲剧作为个案远超教育范畴,这个悲剧人物身上集中反映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教育问题。这一悲剧带给我强烈的震撼,让我再次思考“人为什么会选择杀死自己”这一问题。这是我尝试对现实中的悲剧人物进行的社会学思考,虽不揣浅陋,但也体现着我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近年来,我阅读了一些社会学著作,读书帮助我优化了思维方式。在这篇文章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很难说是具体受到了哪部著作的影响。但如果不是读了那些哲学、社会学著作,我不能够写出这篇文章,甚至根本不会想到要写这样一篇文章。透过这一悲剧,我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是什么维系着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人与人之间,怎样建立联系?我们借助什么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等等。这些思考,于我,可以说是一场思想革命。曾经我也是消沉甚至有抑郁倾向的,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其实也是回答我个人疑问的过程,我质疑,思考,回答,治愈自己的内心。我从悲剧中看到一个人的影子怎样慢慢从地平线消失,怎样从我们视线里消失,也看到第二天太阳依旧升起,为着那么多热爱生活的人。我突然感觉到思考让自己强大起来。

这篇文章后来被《中国民族教育》选用。原文写得纵情恣肆,有3000多字。限于版面,编辑希望能缩至1500字以内。我逐字斟酌,最后修改到1499字。我很享受这个修改过程,这让我逻辑思维更清晰,语言表达更简明。

活跃在蒲公英评论平台上的女老师不多,可能和女性的思维特质有一定关系。我初学写评论时,也担心自己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况且以前多写散文,像鲁迅说的“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怕是不行。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一直坚持啃书。

教育评论,检验着我读书的收获;读书,也促进着我教育评论的写作。新的一年,愿一切美好的事物继续美好下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蒲公英  蒲公英词条  携手  携手词条  走过  走过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  2016  2016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