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昨天知识教育今天的孩子,显然不合适

近日,微信上热传一篇文章《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文章指出,从1993年以后孩子们就开始不一样了,表现为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对话语权要求很高,知识面宽广,都很善良,现实感较弱,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

这种评价基本符合现实情况。孩子变化快,老师和家长变得慢,那么,老师和家长就是在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孩子面对明天的世界,而这显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该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这个小组的名字听起来相当大逆不道,他们在创建宣言里强调,试图通过“内心告白”来呼唤“父母自身素质的完善”。2005年6月16日,杭州第一条家庭教育热线开通满一年,杭州市对一年来的上千户家庭咨询的各类亲子矛盾分析发现:家长列举孩子的各种毛病,80%病因出在家长自己身上。实际上,很多父母在生孩子前没有储备足够的育儿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变得更专业,才能真正读懂每个时期的孩子,做到教育孩子时心中有数,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提高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技能已成时代课题。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他们的责任就是管“生活”,学校管“教育”,并不清楚自己在基础道德教育、人格养成、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肩负的重任。家长往往以“没有时间”“文化不高,不懂教育”等理由推托,孩子出了问题以后就把责任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众多家长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疏于和孩子交流,往往用物质的给予替代对孩子的爱心呵护,并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就尽到了责任。这些观念和认识已经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孩子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期中、期末考试后召开家长会已经成了惯例,但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考试成绩,特别是揭成绩差的学生的短。遭到老师批评的家长会后教育孩子时,习惯于把自己对孩子的看法与老师的意见相结合,夸大孩子在学校的问题,这使孩子以为老师没有如实反映他在学校的情况,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如此,家长会失去了促使孩子进步的作用,不仅不能指导家长学习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巧,还促使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监督者和压力制造者。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学习品德和行为,是“习惯和做人”;学校教育主要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学习和做事”;社会教育主要是学习合作和实践,是“实习和公益”。每一类教育都承担着各自的使命和任务,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现在学校老师最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家长最重视的也是孩子的学习,这反映出老师、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面的落伍。老师和家长作为教育者应当正视不足,努力提升自我,努力跟上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显然  显然词条  合适  合适词条  昨天  昨天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今天  今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