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家探亲,遇到夫人的闺蜜和她丈夫,好奇怪,他们俩竟然没带女儿。在我的印象中,他们的女儿,属于很粘人的那种,今天竟然放他们“私自”外出。
“女儿呢?”
“在家做作业呢,四天了,还不敢出来!”
“那么多作业,怎么会?”
“自升入高中以后,一直都很多。”
“孩子不是在省城名校吗?”
“那有什么办法,比县城中学的作业更多了。”
“为什么不抗议呢?”
“还敢抗议?我们第一次开家长会,老师说,请家长管理好自己的家事,不要干涉学校的教学,心疼孩子就领回家。”
“噤若寒蝉”,他们说,这就是参加家长会最直接的感受。
我非常熟悉这孩子,今年的中考发挥不错,全县第20名,也算同年孩子学习的佼佼者之一了。能被省城名校掐尖录取,孩子觉得很荣幸,执意选择去省城名校,也就开始了艰苦的读书生活。其实,苦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做父母的,因为孩子读书,他们的生活轨迹因此改变。
他们在省城租了一间房子,奶奶陪读。孩子的作业太多,没时间回家,于是每周五一下班,夫妇俩立马驱车省城,与孩子团聚,出租屋里过周末,周一起早赶回来上班!如此往复,这样的生活至少是三年,而眼前刚刚开始,他们已经觉得苦不堪言,包括父母和孩子,甚至年迈的爷爷奶奶也必须发挥余热!
家庭为孩子的教育竭尽所能,这是典型的中国模式。教育移民已是新世纪最壮观的景象,乡村走向县城,县城走向省市,而省市的中产阶级已经把孩子送往世界各地。
作为父母,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义不容辞,任何付出都不为过,问题是我们选择的是“好的教育”吗?这些省市重点中学做的是“好的教育”吗?
最近几年,我有机会接触那些省城名校的学生,高考填报志愿,问及他们的未来展望时,我才发现,他们除掉分数比乡下的孩子高些,什么专业规划,什么理想抱负,对不起,一样不知道!尽管这些学校声称一本通过率接近100%,重点搭线率90%以上,我的理解却是:原来他们也是实实在在搞应试教育,不同的是他们掐去了全省最优质的老师和全省最优秀的学生在搞应试教育,强度更大而已。
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最优秀的老师在这里没有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专家,他们每天忙碌的是开班讲学,对学生传授应考的秘籍和“可能”的信息,高强度的灌输,反复的训练。这些全省最优秀的学生在这里也没有成为这个时代有思想、有抱负、有信仰的一代精英,因为这些考试专家教育出来的学生,心中只有分数,只有技巧,没有诗,没有远方。好的教育应该能激发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强烈欲望,可是每到毕业季,他们拼命地撕书烧书,再也不想读书了。教育以牺牲孩子们的健康与幸福为代价,毕业之后他们对教育的记忆就是梦魇与苦难。
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发现,整个家庭,尤其是孩子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罪,分数之外,什么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实在收获无多,回过头来,觉得不值。
前几年,我们一位同学的孩子中考全县第一名,被省城一中录取,我们都替她高兴。可是今天,面对这种情况,我会理性很多,这么优秀的孩子留在父母身边,就是在县城中学读书,压力不会大到让其几近崩溃的危险,高考也不会考得太差。好的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发挥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实现人的完善,而眼前的这些“名校”过多地强调竞争与压力,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造成不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