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分管学校教务工作的关系,每到开学前夕,总会接到老师们打来的电话:“主任,听说学校来了新老师,能否让他来接我的英语课,我回去教语文?”“主任,听说我们学校一下子调走了两个语文老师,我提前跟你打个招呼,换谁去教都可以,我可是只会教数学的噢!”诸如此类,无不认为教师必须教自己的专业课。很多教师虽然眼下任教科目很可能与自己学历证上的专业并不一致,只是因为一门学科教久了,便默认为自己的专业课了。
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教师教专业课,于学生、于教师、于学校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在现实中,这往往成为不少教师的一厢情愿。原因在于师资薄弱,对乡村学校来说尤为明显。
记得十多年前,笔者工作的一所乡村初中,好不容易从教育局争取到新参加工作的数学、化学等专业教师数名。但是,最终给数学教师分配了两个年级的音乐课,给化学教师分配了两个年级的体育课。记得学校领导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这些个“宝贝疙瘩”,经过大学综合培训,音乐与体育虽非其主专业,但相对于学校的其他教师,他们在这两方面却有明显优势。是让这些专业教师专教数学、化学,而让那些一向五音不全、简谱不识的教师教音乐,握惯了锄头的教师教体育;还是让那些有经验的数学、化学教师继续教数学和化学,而让新来的、发展全面、潜力巨大的专业教师教音乐体育?哪种对学生成长更为有利呢?答案显而易见。
作为教师个人,自然愿意教本专业学科,但作为学校负责人,却必须通盘考虑学校师资的配备,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乡村学校师资薄弱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如果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没能教专业课的教师也应体谅学校的做法。
再进一步探讨,教师为何就不能教非专业的课呢?要求教专业课,无非是考虑之前的知识积累和眼前的意愿兴趣。但是,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非专业知识是可以从头学起的,兴趣也是可以重新培养的,转教非专业学科看似艰难,但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完成一次转换,对自己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成功的挑战?
从“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的角度来看,教教非本专业课可能得到意外的惊喜。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中师毕业,既任教过初中,也任教过小学;作为一名男性,既教过语文、数学、生物、地理,也教过音乐美术,指导过器乐,排练过舞蹈。当时,面对一个个崭新的领域,我也曾有过困惑、烦恼甚至愤怒,但如今我欣喜地发现,与同事比较,语文老师当中我算会教数学的,数学老师当中我又算会教语文的。当我能在课堂上自然地揉合各学科知识,让学生感觉课堂不再单调,眼神中流露出快乐甚至崇拜的时候,我开始深深感谢之前的那些非本专业任教经历了。
眼下,新学期即将开始。我衷心希望,每个学校都能够考虑教师的不同需求,安排课务时能根据教师的专业和特长做到“扬其长、避其短”。万一学校安排不尽如人意,也希望教师朋友不妨挑战一下自己:我为何就不能教教非专业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