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传统文化教育要彰显时代价值

据报道,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将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的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基石。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曾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一度弱化。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师大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为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加大传统文化篇目比重,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之举,必然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并存。如何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令人极为困惑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学热中,曾一度出现泥古倾向,突出表现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割裂开来,将传统文化不加区别地照抄照搬,穿古衣,行古礼,说古语,鱼龙混珠,泥沙俱下,乱相环生。去年网络上曾流出一组图片,四川72名少年面向庄严的孔老夫子圣像,在国学老师的主持下为父母打饭、喂父母吃饭,亲身体会了父母养育之苦,随后向父母行三叩九拜之礼,以此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教育泥古现象的一个缩影。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非常必要。但孝心教育的核心不是下跪,更不是唯唯诺诺地盲从,而应体现现代文明社会所追求的公民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新时期,“孝”的含义更加广泛,概括说来有三种层次:首先要孝敬父母;其次对国家忠诚,最后通过孝敬他人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如果“孝心教育”停留在下跪磕头和喂饭的形式层面上,不仅与现代文明相悖,更难以让学生产生真正的道德认同,达到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目的。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就指明了传统文化要辩证地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出时代价值。

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与时代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人格塑造、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相结合。要把经典诵读、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段伟:为“部编本”教材增加传统文化篇目叫好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30695

王瑶:“部编本”教材别雷声大雨点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传统文化教育要彰显时代价值  彰显  彰显词条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教育评论职业教育

 职教改革跑出加速度

日前,财政部、教育部公布,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从2019年起,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