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对1571名19岁至35岁青年群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4%的受访青年每月工资均会透支,45.4%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有时还需借助父母的经济资助,51.2%的受访青年期望“每月收入有一定比例剩余”,45.5%的受访青年表示平时会按照自己制定的消费计划去控制消费,69.4%的受访青年认为年轻人应树立“有计划和理财意识”的消费观,另有7.4%的受访青年直言消费应随意。(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年轻人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消费观念”是一个“应然”而不是“实然”问题。回答应然的问题难就难在,每个人的生活情境、消费水平和人生态度具有独特性,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评判。只要经济来源合法,个人对自己持有的资金拥有完全的支配权,他人置喙反而显得多管闲事。再说,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增长了,对经济发展也是有好处的,不然内需疲软,经济不景气,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反而影响年轻人就业。因此,对这个话题的探讨,不如回到消费本身,解读一下年轻人的消费行为这个实然性的问题。
一般认为,消费的目的是使用和享受。但是在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看来,“消费是一种交流体系,而且是一种语言的同等物”。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并没有单纯消费某个物品的使用功能,而是消费附着在它上面的符号和意义,进而获得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团体认同感。比如,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有通话、发短信、上网等基本功能,为什么有些人要追逐苹果手机呢?无非是苹果手机在一遍遍地告诉你“它是与众不同的”“是科技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使用它你就和别人区分开来了”。
在这样的引诱下,消费者使自己相信,选择苹果手机真的会让自己与众不同,甚至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且相信选择完全出自主观意愿。但事实是,他们在商家被设计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浑然不觉。因此尽管我们常常呼吁要“理性消费”,但有时不得不承认,消费往往发生在不理性的时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费并不完全建立在计算性价比的理性思维之上,而是一种交流体系——通过消费,我们与社会互动,对身份进行编码,定位自己的社会坐标。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迫切需要得到认可,建立起自己的身份标签,消费什么、怎样消费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把消费看成是交流体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年轻人超前消费的心理机制。在鲍德里亚看来,“库存是缺乏的多余,也是焦虑的标志。商品只有在破坏中才显得过多,而且在消失中才证明财富”。换而言之,消费能让人消除“心理贫困化”,越消费越觉得东西富余、丰盛,越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这在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刚刚离开学校、迈入职场,发现自己囊中羞涩、一无所有,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局促不安。一些人超前消费,正是为了缓解商品丰盛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消费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把人和外部体系隔绝。
当我们看到消费的社会功能时,就能理解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及其必要性,这比做形而上学的价值判断,要有意思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