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过去了,杨永信居然仍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办着他的“网戒中心”。那些被怀疑有“网瘾”的孩子们,也在被一批又一批地送进这个恐怖的地方,接受着以限制自由和“电击”为主要手段的“治疗”。(8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实际上,备受家长推崇的“电击疗法”由于对“网瘾标准”的科学性缺失,根本不满足筛选病患的条件,治疗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加上其对网瘾错误的定位,会给孩子带来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此外,“电击疗法”违背了矫治行为的教育意义,也与行为矫治的基本理论相去甚远。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如何界定一个孩子是否患有“网瘾”?以孩子每次上网时间来计算,还是以孩子的上网目的来定论?显然,这些客观的标准根本无法衡量。即便存在所谓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却因为标准的划分全靠上网时间来界定,遭到业内人士普遍质疑。既然,确立不了标准,连起码的筛选患者的条件都不具备,那又何谈治愈?
讨论其标准是在给网瘾定性,网瘾是否成了杨永信所说的精神疾病?显然不是。精神病学家戈德伯格医生认为,网络成瘾症不是真正的成瘾,成瘾定义过于空泛而令每种补偿行为都能被称为上瘾,读书能上瘾,走路也能上瘾等。因此,杨永信认为网瘾属于心理精神疾病的范畴,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定位。
受标签理论的影响,孩子倘若接受了某种标签的暗示,自己会本能地往这个标签上靠。社会的错误评价让孩子产生自卑、恐惧的心理;想要迫切地治愈而不顾自己身体健康的因素等等。
从矫治学的角度来看,“电击疗法”原理过于简单粗暴。“电击疗法”是在孩子对网络产生依赖性情绪或行为的时候,通过电击惩罚孩子,企图以长时间的 “应激反应”让孩子形成一种对网络不愉快的回路。电击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在孩子的应激回路上释放一个负信号抑制产生神经冲动。这种方法实际上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相差无几,违背了教育人性化原则。
这种方法实际上只突出了个人行为矫治中的习性矫治,忽略了心理矫治。一味的惩戒,不但解决不了网瘾的根本问题,还会对孩子产生身体、心理上的多重伤害,更重要的是,这种矫治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恶家长、仇视社会的情绪。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接受“电击疗法”的孩子治愈的根本不是网瘾问题,而是让孩子不再接触网络。通过这种长时间的习性训练,孩子们产生了对网络的抵触情绪,不管生活、学习、工作都不能再合理的使用网络,从而达到了杨永信所说的戒除网瘾。
就心理矫治而言,矫治网瘾应该包含三个基本内容:其一,许多沉迷网络的孩子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改善网瘾少年逃避现实社会的生活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其二,着力帮助克服其意识结构中的缺陷,促使他们养成冷静、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培养其自控、自制能力;其三,网瘾少年由于在生活中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不能正确对待网络,这种思想障碍需要破除。但不难发现,所谓的“电击疗法”很难达到这种矫正效果。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