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最优秀的教师到了最薄弱的学校,这公平吗?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浙江义乌市教育局为避免农村教师进城“萝卜招聘”现象,促进城区师资均衡,放开人事调配决策权,退居幕后,组织“选师会”,让城区学校根据各校名优教师占比、进人计划等情况综合确定学校选择顺序,薄弱学校可优先选择进城农村教师。而提出进城申请的农村教师,每人都有一块单独的“牌子”,上面写有该教师的综合能力信息。

“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责任”,哲学家萨特的简单几个字,勾勒出自由选择之精髓。浙江义乌市教育局的“摘牌”选师最大的亮点是选择性,尤其是将优先选择权交给城区薄弱学校,意味着学校将会实现更充分的自由选择,更好地促进城区学校均衡发展。正如义乌市教育局副局长葛晓明说,对想进城的农村教师实行摘牌制,很大程度避免了“萝卜选聘”,让校园人事在阳光下进行。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力量。实行农村优秀教师进城“摘牌”选师,适应广大农村教师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解决农村优秀教师的现实生活难题,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城区学校均衡发展,无疑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创新之举。

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摘牌”选师,体现的是学校单方面选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厢情愿。农村进城教师的选择权谁来保证?优秀教师就一定进薄弱学校吗?薄弱学校对优秀教师又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最优秀的教师到了最薄弱的学校,相反,次优秀教师却到条件好的城区学校,这公平吗?除非有相关的政策倾斜,否则进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也不会心甘情愿,其工作的积极性必然打折扣。那样的话,推进薄弱学校发展的良好愿望可能要落空。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实行双向选择,既要落实城区学校的用人选择权,让城区学校尤其是城区薄弱学校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也要落实农村优秀教师进城选聘的自由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长自由选择城区学校。为保证薄弱学校的自由选择权,可以对其用人政策适当倾斜,吸引农村优秀教师选择薄弱学校,发挥自身潜能,人尽其才,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这样,教育行政部门“摘牌”选师的良好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最有效的治本之策还是落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大力推进“以县为主”的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同时,建立完善区域内中小学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完善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编制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形成县域内教师动态交流机制,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薄弱  薄弱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  优秀  优秀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学校  学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