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明的记忆,何妨多一点清新明亮

说起清明节,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无论是阴雨绵绵行人断魂的场景,还是追思慎远缅怀先人,都给人一种感伤哀怨的凄戚之味。

对于“清明”,《说文解字》作如是解:“清”,水净透明。水无杂滓,明丽澄澈;“明”,日月照耀。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看来,时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时节,明亮清新当是其主旨。诚如《岁时百问》所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考诸源流,清明节所留下的记忆,似乎也不仅仅是扫墓和断魂。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据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需要。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郊外祭祖之余,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自我调剂,两个古老节日的精华自然就渐渐融为一体。因此,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看来,清明果然是一个清新明亮、活泼多彩的好时节。尤其在家族传统、宗族观念日益消解的当下,与清明节相关的祭祀等习俗和仪式也在现代人眼中越来越陌生了,传承清明的记忆,为何不顺应潮流,在清新明亮上多做些文章呢?而这与祭扫亲友之间并无矛盾冲突。缅怀亲友,最值得追忆的是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而不是惋惜后悔,甚至是故作沉重的悲伤。站在亲友墓前,一份充满阳光的回忆和祝福,或许才是最好慰藉。

少一份沉重,多一点豁达;少一些纸钱,多几朵鲜花……还清明一份清新明亮,让生活在高速、高压状态下的现代人在春和景明中感悟人生、触摸自然,或许才是当下最值得打造传承的清明记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何妨  何妨词条  多一点  多一点词条  清明  清明词条  明亮  明亮词条  清新  清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