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15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者杨小军报告了最新调查的“我国城市青年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显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虽然存在,但仅13%的样本认为靠孩子养老比较重要。“养女防老”的新观念在此次调查中得到了印证。(11月23日人民网)
提起“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不由得令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黄宏和宋丹丹联袂表演的幽默小品《超生游击队》。小品描述了一对农民夫妻在生了三个女儿后,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政策争取生一个儿子而背井离乡、四处飘荡的艰辛生活。小品之所以能一炮走红,并成为令人念念不忘的经典,关键就在于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毫不夸张地说,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超生游击队”成了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并引发了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之所以为了生男孩而不惜一切代价,除了“养儿防老”的顾虑之外,还流淌着浓郁的传宗接代思想。
世易时移,20多年来,国人的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在此次调查中,就约有一半左右(48.2%)的样本人群表示对孩子的性别无所谓,仅有12%的样本对生男孩的期望比较强烈。此外,32.1%的样本认为靠孩子养老的重要性一般,仅13%的样本认为靠孩子养老比较重要。而且,通过对样本理想儿子数和女儿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样本对女儿的生育意愿显著提高了,这表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虽然存在,却已今非昔比,“养女防老”渐成时兴。
世间之事,有果必有因,国人观念的重大变化正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缩影。简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人们大多通过购买保险或社保进行养老,物质层面的养老基本上已不成问题。换而言之,垂暮之年,人们最需要的是儿孙晚辈的陪伴和精神关怀,常被形容为父母“贴心小棉袄”的女儿,无疑更能给老人慰藉。
更令人欣喜的是,几千年来形成的靠儿子传宗接代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中国,以农为生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稳定规律的生活,并形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在这样的情形下,人口流动性非常弱,人们常常聚族而居。因此,儿子不仅代表着农业生产力的优势和年老之时的物质保障,更被赋予体现家族实力和保护家族利益的色彩。正是这种现实顾虑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血缘伦理的结合,使得传宗接代观念显得牢不可破。“农民生儿传香火,赚了女娃还赔金”之类的俗话,正是对此的最好注释。
而今,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来越少,女性在很多行业发挥了不亚于甚至超越男性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人口的频繁流动,聚族而居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传说”,靠儿子彰显力量的时代自然一去不复返了。“传儿不传女”的血缘伦理一旦失去了现实的强大需求,也就不免于日渐式微淡化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十分自豪地说一句:别了,“超生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