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现在有不少人在讨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农村学生到底有没有必要上那些“烂大学”?既然学不到什么知识技能,还花那么多钱耗那么多时间,有必要吗?(11月17日光明日报)
我们得分析一下,这些学生们不愿意去读的职校,是不是读完之后根本没有前途,还不如早日去打工?这些被学生们称为“烂大学”的高校,是不是办学质量真的都很“烂”,让学生荒废三四年青春时光?如果确实是这样,那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职校、三本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出了问题,没有给受教育者教育回报,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不可否认,我国也有一部分中职校、本科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堪忧,学校办学缺乏特色不说,有的学校还出现办学“空心化”的问题。但这种以学校层次、类型来论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前途的思维,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些学校的身份歧视,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和发展。事实上,我国的中职校,地方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中,也有办得不错、具有特色的,这些学校虽然遭遇社会的不公正评价,但也尽可能地在给受教育者提供好的教育。在人才市场中,有些中职校和高职校的毕业生也十分抢手。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在进行升学规划时不能以偏概全,必须对每个具体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分析。这一做法既是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学校的要求,也是促进学校能办出高质量教育的动力所在。需要意识到,在任何国家,不管高等教育多么发达,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只盯着最好的学校,觉得只有上最好的学校才有前途,那么,“有前途”的学生必然很少。
早在2002年,我国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7.5%,但是整个社会还是用精英教育的思路来看待高等教育,甚至认为上大学就“高人一等”,这是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脱节的思维。在未来社会,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越来越高,这并不是教育贬值,而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选择。
而从学校办学角度说,只有办好每一所学校,才能给受教育者多元的选择。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以提高农村生进重点大学、名校的比例,这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举措。但是,农村生能进名校的比例毕竟有限,更多的学生如果上大学,必然选择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只有让选择这些院校的学生同样感到有前途,我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出路,同时也才能给基础教育更好的外部环境,使社会摆脱名校情结。
要消除“烂大学”、“破学校”等歧视性称谓,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取消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并改变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给各类教育、每所学校平等的竞争空间。去年颁布的国家高考改革实施意见,已经明确将取消高考录取批次,这将消除学校的身份标签,有利于学校平等竞争。另一方面则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能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结合社会的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每所学校在不同定位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既有综合性的高水平大学,也有职业教育的一流院校,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应该追求的良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