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同事送女儿去一所师范学院上学,回来后跟我说,报到那天,他看到学校墙壁不仅贴着很多诸如“欢迎你到我校深造”、“报考我校,理想的选择”、“助你飞翔,圆你美梦”等标语,也贴着很多宣传单。那些宣传单先介绍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完备、教学条件如何先进、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雄厚,之后介绍了学校培养出了大量人才,并详细地列举了一些校方引以为傲的人物。那是些什么人呢?都是走出教育战线,晋升到一定级别的政府官员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所作为的商人。
无独有偶,笔者也经历过此类事情。笔者所读的师范学校,前几年升格为专科,并入了市里的一所师范院校。母校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教师,在淡出历史舞台之际,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过的领导、老师,还是一届届的毕业生,都对母校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为了抒发这种情感,原校老领导组成了编委会,筹划出版一本书,邀请原校领导、老师及广大校友撰稿。编委会邀请的都是哪些校友呢?大都是那些离开了教育领域,在别的行业谋到一官半职的校友;即使有个别是教育口的,也是某某学校的校长,普通教师基本不在受邀之列。
听了朋友的介绍,回想起自己经历的这件事,在教育战线耕耘了二十多年的笔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有当官的才是人才吗?那些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不算人才吗?那些模范教师、优秀园丁、教学标兵、特级教师也不算人才吗?师范院校可别忘了自己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合格的教师。
我回忆起曾在《杂文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是教师的举手》:
在毕业二十周年的日子,昔日的同窗会聚在母校共叙别情。当年的辅导员———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德高望重的校长,被邀请参加聚会并发表讲话。
校长的发言没有丝毫的客套,他的第一句话是:“在座已不做教师的请举手。”语音刚落,礼堂里齐唰唰成了手的海洋。校长第二句话是:“在座仍在做教师的请站起来。”礼堂里寂静无声,大家只看到十来个单薄而局促的身影,在偌大的礼堂里显得十分孤独。校长见状,沉默良久,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所以,我要对举手的同学表示我的敬意。”
“但是,”校长突然提高声调,话锋一转,动情地说,“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上的师范大学,当初国家培养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大家都知道,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仍然很落后,教师的待遇还不高,教育战线比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更需要人才,坚守在教育岗位上需要更大的忠诚、执着、刻苦、勇气和牺牲。忠诚、执着、刻苦、勇气和牺牲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品质,我在站起来的同学身上,恰恰看到了这种品质,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福音,是我校的骄傲,所以,我要向站起来的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校长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位老校长牢记学校的办学宗旨,对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的教师更高看一眼。其实,师范学校应当保持这样的价值观、人才观。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当老师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至多闹个小校长当当;如果跳出教育口,闯入行政单位,弄好了,那可是前途无量,将来攀升到局级、处级、厅级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是,某些师范院校也没能免俗,学校本来是培养教师的,却瞧不起教师,总以转投别的行业的校友为荣,想一想,这是十分可悲的事。
师范院校要去除“官本位”,坚持自己的办学宗旨不动摇,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培养出献身教育的教师而欣慰,以打造出德教双馨的教师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