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通过教育访谈,我问过很多小学和初中学生同样的问题:“你是为什么而读书?”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即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明志,并用一生来践行为中华之崛起的梦想。
但是,接受访谈的学生给出了三类答案:一是为了升学,上好的初中或高中,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不具体指出是哪种工作);二是为了报答父母和家人;三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大部分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升学和找工作上,惟有一位小学生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当我问完问题,他目光笃定地看着我说:“我努力学习是为长大了能当一名生物学家,研究我特别喜欢的昆虫,我要研究土壤中存在的昆虫。”
“升学”、“找一份好工作”,何以成为中小学学生读书的目的呢?是我们的学生变得短视而实际了,还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却无法通过理性思考来透析这一答案背后的实质。《大地在心》一书作者大卫•W.奥尔结合古希腊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目的表述如下:“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驾驭学科知识,而是驾驭人性。”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混淆了教育的目的与手段,认为教育的目地就是向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数据、技巧、方法和信息。根本不考虑这些东西会产生什么后果”。“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成功与职业生涯”的教育价值判断,使身处校园的学生敏感地捕捉到这些信息,从而影响他们对学习目的的判断。
由此,我联想到近期英国BBC的专题纪录片《我们的学生足够坚强吗?——中国式课堂》上中国教师的课堂表现。一节科学课,教师通过灌输式教学方式讲述“食物链”等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心猿意马。老师在课堂上直接给出了“食物链一般不超过四级”的结论。我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种课堂的功利、短视和对学生主动性的忽视。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而非启发者,我们用分数来恒量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频繁进行考试,学生在这种紧张氛围里,分数与排名决定他们的悲喜,无形中,学生或许真的会以“升学”、“找一份好工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
大卫•W.奥尔在书中总结了教育的三大危机:“1.正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弄清楚自己的角色之前,先去考虑他们的生计;2.正规教育会让学生们成为缺乏道德感、狭隘的技术人员;3.正规教育会泯灭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从三大危机来反思教育,我们会发现:由于没有顾及生态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教育危机不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最近的几个新闻似乎从不同的侧面表面了以上危机。如:一大学生四年狂揽65份证书,但求职受挫事件;中小学频现校园欺凌事件;近期连续两起高校性侵案,等等,让我们对教育问题产生新的思考。随着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卷土重来,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教育是什么?
叶圣陶曾如此定义教育:“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今天的教育,被大众狭义地认为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由于学习时间的挤占,学生在德育和体育方面的培养时间一再被压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在学校之外也不断给孩子加压,上各种培优班和兴趣班,总是太急着向前,却本末倒置。
教师和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影响了对孩子的关注,我们的视域影响了他们的视域,我们的判断影响他们的判断。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错误与进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与优点;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重视生活教育,等等。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惟有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不忘仰望星空,才能突破功利性地思维屏障,看到更远的未来,给予教育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