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什么需要评论 评论需要什么

让大学生参加评论大赛,这是《中国教育报》办的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为什么好呢?《中国教育报》顾名思义,就得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一起想事情、做事情。中国人民大学既有教育者也有受教育者,这就对接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也做了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因为新闻需要土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是一片好土壤,给新闻媒体提供了一块试验田。两者结合,这个事就有意义了,就可能成功。

说到评论,我提两个问题给大家:一个是什么需要评论?一个是评论需要什么?

什么需要评论呢?

第一,时代需要评论。因为当今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评论来引导舆论场的走向,因为评论是旗帜。

第二,人民需要评论。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面对这么多真假难辨的报道,老百姓需要辨清方向,需要搞清楚应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跟谁走不跟谁走,评论对此会起到重要作用。老百姓期待有更多的、能帮助他们辨别方向的评论。

第三,媒体需要评论。媒体要有自己的主见,在重要事件中表明立场和观点,这就需要评论。好的评论能让媒体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

也正因为时代、人民、媒体都需要评论,所以评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那么,评论又需要什么呢?

第一,评论需要生活。因为评论是有主题的,评论的主题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评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是无病呻吟,是没有生命力的概念堆砌和空洞说教,别人不愿看,也不会信。

第二,评论需要思想。有了生活不能瞎论,“思想”两个字下面都有心,也就是说得经过心,想明白事情的本质。真正过了心,就会使评论者和党、和国家、和人民同心,评论自然而然就能评出道道来,就是主流的、正能量的,而不是“评论大超市”。

第三,评论需要通俗。一说评论,有人觉得好像都是板着面孔教育人。评论有教育功能,但当今时代更需要教化。老百姓要愿意看,才能跟着你走,特别是“鼠标”在读者手里,读者愿意点击就点击,不愿意点击就不点击,得大家说好才叫好。所以,通俗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让老百姓爱听,能够听得进去,听了以后觉得是这么个理。一些微信、微博其中有人、有事、有观点,其实这就是网络上的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传播,不能老“端着”,要说通俗的话。

如果通过这样一个大学生评论大赛,使更多的人知道了什么需要评论,评论需要什么,好的评论自然就能更多地涌现出来了。

(原载2015年6月11日中国教育报评论版,文章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什么需要评论 评论需要什么  需要  需要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