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高考即将开考之际,一则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二三本院校学生被指甘于平庸”再次刺激了广大考生与家长的心。报道称,相较于“985”“211”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而言,就读于占高校总量八成以上的二三本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式。不知有多少考生在读完这条报道之后会抱着“非一本不上”的心态走上考场。令人不解和担忧的是,学校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优秀和平庸吗?
诚然,学生考入重点大学,也就是所谓的“一本院校”需要更加勤奋、更加坚韧,而重点大学所能提供的师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资源也优于二本和三本院校,由此来看,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可能确实要优秀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相同的,即为社会培养人才。既然毕业生都接受了高等教育,都取得了国家认可的学位证书,那为何还会有一本优秀,二本平庸之说?
每当就业季,许多用人单位或明或暗,总是会对应届毕业生的学校加以诸多限制,要么是明确要求必须毕业于重点大学,要么是在简历筛选环节淘汰二本和三本毕业生。但在笔者看来,若当真要以母校论英雄,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干脆直接要求应聘者出示高考成绩单。
如果四年前的考试可以对四年后的升学和就业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个人努力的价值呢?当一个二本院校的毕业生通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再次与那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难道我们就可以仅仅因为毕业院校的不同,就忽视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努力,让他们再次输在起跑线上?
用一本、二本在学生中划分三六九等,这本身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的。首先,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活动,对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体来讲,不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院校,这都已经是过去式了,四年可以让一个人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四年前的表现,而是四年间努力和四年后的潜力。
其次,教育是塑造希望的工作,中青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很多二本院校的毕业生明白,想要往上爬就会有被梦想’拖死’的风险,现实地找一个‘一般’工作并不是件难事,所以何苦去争呢?”四年前,每一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大学校园,而四年后却有很大一部分人丧失了希望,不敢再有梦想,这是大学教育应有的结果吗?教育不仅没能点燃希望,反而扼杀了梦想,使年轻人变得老气横秋,这恐怕是整个社会亟需反思的话题。
最后,我们不应忘记,教育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学校,优秀源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而不是毕业证书上的烫金大字,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二本毕业生,也不乏平庸的一本毕业生。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去认真地思考,在优秀与平庸之间,学校到底能扮演多大的角色?
教育是弥合社会差距,打通社会阶层的有效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自古以来,读书改变命运是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因为这代表着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昂扬的心态。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它不能、也不应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适当地让学校退场,让努力、自律、勤奋等古老词汇来界定“优秀”或者“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