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济南某高中为防止学生谈恋爱,做出这样的规定,出现“同乘一辆自行车或电瓶车非姐弟兄妹关系”、“男女成双入对、经常一起出入超过两次”等7种情形时,学生将回家反省7天并签试读协议,若再犯将劝其退学……(5月10日大众网)
这让笔者想到火爆的青春电影。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开始,以青春、校园为题材的电影在市场上悄悄发力,到《左耳》、《何以笙箫默》等,更是票房过亿,如日中天。
这两者之间貌似没有关系,实则不然。看看这类电影的经典镜头,男女主人公幸福地骑着自行车在上学路上、校园里溜来溜去。没有这样的镜头,似乎青春题材的电影就对不起“青春电影”这样的称呼。如果电影中主人公所在的学校,也有新闻报道中那样禁止恋爱的校规,恐怕又会产生不一样的故事。
有人说,这几部电影都是在“意淫”,因为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经历。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除了学习、考试,就没有别的事情了。正要因为现实中高中生极度缺乏浪漫的“恋爱”,才让这类电影在市场上如火如荼。大家看这样的电影,可能更多的是重新想象自己上学时,在学校中做一些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学校对学生“恋爱”的围追堵截、严防死守,才会导致青春、爱情、怀旧、校园电影的火爆。
再反观现实中严苛的“恋爱”禁令,简单粗陋甚至蛮横,实属不该,但的确有苦衷。
从学校的立场看,影视剧所反映的情感是有传染性的,尤其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一旦出现类似高中生产子这样的爆炸性新闻,很可能导致学校在各种评比、招生中都大受影响。但不管怎么说,学校再担忧,也不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制止学生恋爱,或许结合这些电影,加以引导,才不失为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