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报道称,广东潮州湘桥区一些学校在接受“教育强区”省级督导验收时各出“奇招”:有的学校为让班级人数达标,组织数百“超编”学生冒雨外出“参观”;有的学校临时组织学生出外看电影;有的学校紧急调整课时表,等等。
学校迎检搞形式主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该地区部分学校的“奇招”实在令人瞠目。事后,当地教育局把“学生外出”和“督导验收”发生在同一天解释为“纯属巧合”,但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要遵守的第一准则就是讲诚信,可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却用虚假场面应对上级检查,这是真是极大的讽刺。也许,当全区的 “集体利益”需要学校这么做时,学校只能无奈服从,因为获得巨额“奖补”是搞好全区教育的需要,是搞好学校建设的需要,更是有关领导获得政绩的需要。对此,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上级检查“‘神指标’不除,作弊难止”,必须探索改革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增强地方自主性,让上级考评更接地气,让更了解地方情况的基层政府办好事、办实事。
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但除此之外,还应该创新检查方式,做到“常态检查”、“阳光验收”,彻底改变检查之前发通知、打电话的老习惯。另外,在按各项指标检查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家长以及周边群众的问卷调查。当然,也有人认为频频爆出的学校迎检“奇招”其实都逃不过检查组的眼睛,只不过多数时候,检查组的眼睛是半睁半闭的,“看不见”学校的种种荒唐行为。
作为基层单位,学校每年都要迎接各种检查,很多重点校、名校更是成了迎检专业户。为了维护学校荣誉,给领导争面子,学校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应对检查。其实,上级部门要想了解一所学校的办学效果如何,何须如此折腾学校呢?只需问一问、访一访学生、家长以及周边群众就可知晓了——学校办得好不好,他们最有发言权。
学校被上级检查逼得大搞形式主义,学校领导固然难辞其咎,但想利用学校赚取上级“奖补”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有很大责任。在舆论看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巧合”应对质疑纯属“此地无银三百两”。当然,说了也就说了,今后能否拿出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行动搞好当地教育,才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