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公布了国内392所“野鸡大学”名单。“野鸡大学”又称虚假大学,此类学校没有办学资格,一般都是围绕校名做文章,用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从而达到营利目的。
每年高考录取季,教育主管部门及媒体都会以多种方式公布国内“野鸡大学”名单及国外正规大学名单,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上当受骗。但是,还是有很多考生成为“野鸡大学”的“客户”,有些学生甚至在若干年后才知道自己就读的是“野鸡大学”。
国外有些国家的“野鸡大学”就是专门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制的,他们看好中国庞大的高中毕业生群体,通过非法中介,将目光聚焦在考分低、家庭有经济实力的考生身上。部分考生家长由于缺乏辨别能力,极易上当受骗。还有部分家长由于不差钱,明知可能被骗,也要将孩子送到国外,成了国外学历工厂收割的“韭菜”。
再看国内,从媒体曝光的392所“野鸡大学”来看,这些“野鸡大学”的共同特点是仿冒正规大学的校名,部分“野鸡大学”已被曝光多次,但换个校名后又继续诱骗考生。在“招生”时,这些“野鸡大学”抓住部分低分考生家长希望孩子有书念的心理,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锁定“客户”资源,用虚假承诺诱骗考生及家长。
一边是对“野鸡大学”的重拳整治,一边是“野鸡大学”总能找到“客户”,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部分家长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在不法分子“交钱包过”的忽悠下,一些家长相信,只要钱到位,就可以进行内部操作。家长的无知,让“野鸡大学”轻而易举地发展了一个又一个“客户”。
二是部分家长对高等教育缺乏了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正规大学录取新生都是有门槛的。以留学为例,正规的国外高校录取留学生时一般有笔试、面试、外语水平、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考察。没有录取门槛,交钱就能录取的学校,大多不是正规院校,但部分家长对这一基本常识了解甚少。
三是学校对学生及家长缺少相关指导。高考前,学校的重点工作是复习迎考;高考分数公布后,学校大多将注意力投放到高分考生和分数达标考生的志愿填报上,对防骗教育重视不够。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由于不了解高校招生流程、信息闭塞等原因,极易上当受骗。
对“野鸡大学”的整治每年都在进行,但却始终没能彻底消除,主要原因在于“客户”。整治“野鸡大学”应双管齐下,不仅要打击举办者,还要对考生及家长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找不到“客户”,“野鸡大学”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