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需多方综合发力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双减”成了热门话题,“焦虑”也成了形容家长和孩子心态的高频词汇。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负令”,但学生的课业负担依旧没减下来,学校减负家庭增负、各种培训机构泛滥生长、违规培训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与升学就业有很大关系。

在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依据的制度下,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差距,只要有差距,自然就存在焦虑。为了缩小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家长不得不想办法去补,甚至会盲目恶补。再加上校外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家庭增负也就成了必然。

近年来,升学考试项目逐年增多,又加重了这种焦虑。前段时间,一位大学教授的演讲《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冲上热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育改革之下家长的迷茫与困惑。在这位教授家长看来,当前的教育改革都遵循这样的前提:哪个学科重要,就增加一门考试。这样的观点有些偏激,但随着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纳入中考,并不断提高分值,不少家长的确产生了这样的迷茫与困惑。

基于上述现实,落实“双减”政策仅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家庭等主体共同努力。

国家层面,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科学合理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辅资料制度改革,优化考试科目和升学录取制度,创设多种形式的考试、录取和就业渠道,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多途径。此外,还要切实加强教辅管理,防止教辅资料肆意衍生。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等职能部门要继续深化招生入学制度改革,深入推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彻底扭转“名校效应”“名师情结”,缓解“择校热”;要科学合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和教师业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倾向;要切实减少行政干预,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检查和“进校园”等活动,让学校潜心办学,让教师安心育人。

学校、教师要认真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转变角色,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还在要作业设计方面下功夫,提高作业质量,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

家庭要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育才观和片面的升学就业观,顺应现代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盲目跟风,不揠苗助长。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学校、老师配合,注重兴趣爱好、品德修养、个性特长等培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双减”是现代教育之所需,是学生全面发展之所盼。落实“双减”政策,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家庭步调一致,紧密协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见效  见效词条  发力  发力词条  多方  多方词条  落地  落地词条  政策  政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