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将阅读变成生活方式的人首先应该是教师

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

建设书香校园是建设书香社会的一部分。如果一所校园里的师生有了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当作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而非竞争升学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校园里才有真正的书香。这里,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书香校园如何建设?当然需要靠校长和普通教师及学生共同建设。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引导,教师的阅读需要谁来引导?需要校长引导吗?回答是需要校长引导,因为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长的职责之一。问题在于,教师阅读不能只靠校长引导,因为校长的阅读限于他自己的学科专业和管理职业,没有能力对所有教师都做出具体的阅读引导。何况,在办学行政化的影响下,不少校长整天忙于行政事务,自己无暇阅读,又怎么可能以身作则进而引导或影响教师阅读呢?所以,总的看,教师阅读主要要靠自觉。

就我的阅读经验说,我认为教师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职业需要和习惯,而无需由谁来引导。如果教师的阅读成为一种职业需要和习惯,其阅读就会变成一种自觉。只有达到阅读自觉的状态,阅读才能产生涵养心灵的效果,教师的阅读才会使真正的书香从心灵深处散发出来影响学生。

我自己把教师的阅读总结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根据教学需要的功利性阅读,一种是由阅读习惯使然的涵养性阅读。教师阅读,这两种状态缺一不可。

教师的功利性阅读,目的在于实用,在于了解和掌握自己原来不知道不懂得的新知识,以便用于课堂教学。譬如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塑料知识,一定会讲塑料是卓越的绝缘体。在普通电缆中,塑料常被用作铜线外面的绝缘材料,这是非常大众化的知识。但是令人惊奇的是,2000年获得诺奖的三位化学家的研究成果——经过特殊加工,塑料能够像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绝缘体可以在某种条件下变为优良的导体,这一成果无疑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识,极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价值,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导电塑料的知识,一定需要阅读有关导电塑料的科学研究文本,以博学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的涵养性阅读是一种阅读习惯使然的自觉阅读。这种阅读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教师的精神,提升教师的修养,涵养教师的气质,是对功利性阅读的超越。相信不少有自觉阅读习惯的教师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反思自己的自觉阅读过程时,常常会觉得不可思议,我居然感到阅读的愉快,感到阅读的安逸,感到拥有阅读的日子是幸福的;没有了阅读,生活仿佛失去些了什么,心中有点儿空落,于是不由自主展卷,手指一页一页翻动,书页的窸窣,那细微的声响,让世界不再寂寞——我在阅读中活着,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儿。这种感觉从哪里来?它来自一种习惯。2012年5月29日,我整理了暑期阅读笔记《读书:传统加现代——我的读书实录》,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可以读这么多的好书,原来自己在读书中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平静无扰的暑假。

阅读变成生活方式的人首先应该是教师,因为阅读是他们生命存在的主要方式,离开了这种方式,他们很可能就不是真正的教师。当阅读成为习惯时,我们就可以认定,阅读是教师的生活方式。

我甚至认为,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的最高存在方式是做终身的阅读者和思想者,唯其如此,教师才能吐故纳新、避免平庸,才有可能更好地努力在专业发展中成长为有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专家和学者——传播知识和思想甚至创造知识和思想,并以此对自己的学生乃至于教育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词条  首先  首先词条  变成  变成词条  应该  应该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