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让督学由“养老闲职”变为教育“主力军”需多措并举

督学需要具备“从事教育管理、教学或者教育研究工作 10 年以上”的基本条件,整体年龄普遍偏长,也因此被戏称为“退居二线学校原领导的养老职务”。督学真的是适合养老的清闲工作吗?大众的认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说明教育督导工作的社会知晓率与公众认可度仍需加强。从“养老闲职”转变为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也需要提高督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一是提高门槛,完善准入机制。督学一般由“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担任,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曾经一段时间内,督学作为一种职务与身份,等同于“养老闲职”,即不再从事管理岗位,但保留一定的行政级别,属于抚慰性安排,难免有名无实。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对督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12年《教育督导条例》出台,到2013年中小学责任区建设,再到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督导的职责越来越明确,督导任务也越来越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已经难以适应督导工作的需求。

近年来,各级督学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督学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或教学研究10年以上”这一“硬”门槛有助于保证督学的专业化水平,但不能成为充要条件。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提高督学门槛,完善准入机制,除了资历,还要对学历、年龄、专业经历、任职条件、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热情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将真正“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专业人才选拔到督学队伍中来。

二是压实责任,明确督导职责。《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等系列文件明确了督学的职责,为督学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校园环境、校园安全、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全面督导。责任督学需要对学校进行全面督导,但如果职责泛化,很容易造成督导方向不明、职责不清,这也为走马观花式督导提供了可能。

一些“老同志”挂着督学之名,每月到学校走一走、转一转,虽然落实了每月一次督导的任务,却对学校没有实质性帮助。提高督导工作实效,须进一步明确、压实督导职责,将督导职责具体化,根据年度工作任务与督导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导活动,制定详细的督导细则,研制科学有效的督导工具,助推督导工作专业化。

三是分权赋能,确立督学权威。督导的权威性不仅来自于督学的专业身份,更来自于督导的行政权威。只有确立行政权威,督学才能挺起腰杆,才能敢于发声,真正为教育发展服务。

四是进退有度,强化考核评价。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担任督学,往往会有“船到码头车到岸”的心态,其原因在于督学考核机制不完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致使挂牌督学成了“挂名督学”。激发督学队伍的主动性,需要在考核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建立进退有度的聘任机制,增强督学的危机意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让能者多劳、劳者多得;完善评优机制,增强督学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建立完善督学职称评聘标准,让督学成为专业岗位,激励督学专业成长。

五是信息公开,彰显督导成果。一改“养老闲职”的公众印象,需要全面公开信息,明确督学的职责、任务和督导成效,让公众了解督学的重要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闲职  闲职词条  督学  督学词条  主力军  主力军词条  并举  并举词条  养老  养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