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面对“小镇做题家”的困境,教育该如何破题?

近日,伴随明星考编事件的持续发酵,舆论场内出现了一些嘲讽“小镇做题家”的声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小镇做题家”并非一个新概念,其再次“走红”的背后反映了教育公平、阶层流动、就业焦虑等社会问题。

“小镇做题家”这一标签的出现,触及的是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对于多数乡镇学生而言,高中生涯无非就是一场文山题海的跋涉,除了刷题,在兴趣爱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他们相比城市学生有明显不足。在多元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分数不再是唯一“度量衡”,许多城市学生相对能接触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拥有更多人生选择和机遇。也正因如此,小镇出身带来的发展限制、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发展差异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让读书无用论、出身决定论再次卷土重来。

“小镇做题家”“985废物”“二本打工人”等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自嘲,实则无奈。但无论如何,这个词不应成为对每个努力奋斗者的嘲讽,也不应成为对寒门和读书价值的否定,更不应成为阶层歧视的代名词。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创造机遇,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可否认,世上绝无完美的考试制度,但在现阶段,高考仍是最权威、最公平的选拔途径,对于那些“小镇学生”来说,做题考试无疑是他们通往成功、改变命运、获得机遇、赢得认可的最佳捷径。高考不过是人生中的一道关卡,走进社会还有无数的关卡等着去闯、去攻,那些在做题中培养出来的专注和坚韧,那些依靠自己打探前路的开拓精神,正是未来道路上的强劲动力。

不可否认,这些靠高考改变了人生路径的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暴露出很多不足。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路径也显得越来越窄。与其说“社会不再给你刷题的机会”“做题不再是走出校门的优势”,倒不如说是出题的方式变了、答题的技巧变了、教育不止于做题了。

面对“小镇做题家”的困境,教育该如何破题?还需要做哪些改变?笔者认为,需要从发展特色乡村教育、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增强高等教育适应性方面着手。

一是增强协调性,擦亮乡村教育发展的“底色”。乡村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不应盲目追随社会变迁与城镇化节奏。目前乡村教育的发展不在于“大楼”和“大师”,而在于如何利用乡村自身特有的教育资源,融合乡村的教育特点、发展特色、教师特长,从人文与自然的角度出发,探索符合农村教育特色的乡村教育振兴之路。国家层面上,需要立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将农村教育置于乡村建设的大视野下进行思考和谋划;要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城乡结队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要重视乡村教育的课程改革与乡村文化重塑,加强乡村本土文化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立足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通过实施远程网络教学,弥补优秀师资不足,减轻学校和教师工作负担;要在师资调配、教师晋职晋级、评先表优、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倾斜,提升教师待遇,规范办学行为,加快缩小办学差距,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增强多元性,抓住教育评价改革的“撬点”。这些年,应试教育怪圈始终无法破除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价值评价体系、竞争方式的高度单一化,让高考成为不少考生和家庭的“灵魂支柱”。因此,要统筹治标与治本,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方面加强设计,建立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分层分类实施评价,解决教育健康发展的内驱力问题;要进一步优化中高考制度,推进小初高贯通式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以素养和能力为主轴的考试内容改革,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跨学科、跨领域能力的考查;要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坚持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价值观,注重学校层面坚守、社会层面宣传、家庭层面引导,切实破除“应试教育”倾向,改变“唯分数”“唯升学”“唯名校”的不良导向。

三是增强适应性,搭好通向社会大门的“桥梁”。社会适应能力弱,是“小镇做题家”暴露出的一个共性问题。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走向并适应社会、获得长远发展。因此,要全面加强高校人才培养适应性。高校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灵活调整专业结构,“生产”特色“产品”,切实做到为社会需求、为学生成才服务。要坚持以思政教育为引领,着力构建课程大思政格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各类社团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水平。要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坚持就业导向,普及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服务,加强实习实践管理,努力让学生毕业就能适应社会、就业就能适应岗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破题  破题词条  小镇  小镇词条  困境  困境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