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未成年人模式”发挥实效需形成更多共识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为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8月2日 中国政库)

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使得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概率更大,手游、小视频、网络小说以及打卡打赏等让一些青少年深陷其中,最终荒废了学业,锈蚀了精神。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就是在未成年人与网络沉迷之间搭建起一道强大的“防火墙”。只有全社会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凝聚更强大的合力,才能携手共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坚固防线。

网信管理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指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管细则、手段以及工具研发储备体系。要充分听取专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班主任、家长及有关企业意见建议,吸收校园安全“一键报警”、食堂监管“明厨亮灶”等管理经验,开发研制基于“未成年人模式”的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监管工具。要责成有关企业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方便及时受理处置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诉举报。要畅通对互联网违法违规事件举报投诉的平台和热线,接收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让广大公众参与到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工作中来。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提供者以及分发平台和其他相关主体是指南的重点针对对象。因此,有关开发经营企业要及时走出唯利是图、资本扩张的误区,增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厚植未成年人教育情怀,守好义利兼得的经营底线,开启移动互联网良性发展模式。要按照指南要求,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尽快开发研制未成年人模式防绕过功能,真正发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功效。要建立专属内容池,为未成年人提供分龄内容服务,解决青少年模式下未成年人经常无合适内容可看的困扰。同时,要坚持落实不得提供应援集资、投票打榜等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要求,确保平台提供的内容服务安全健康、积极向上。

未成年人上网用网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在预防未成年人对移动互联网上瘾沉迷的过程中,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是看客,更不能置身事外。家长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熟知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常识,为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备足法律知识。要告别“低头族”,摆脱网络依赖心理,养成适度上网、规范上网的习惯,给孩子做好“有限”上网的示范。要履行监管教育职责,监督引导孩子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软硬件产品,尤其要注意孩子借助成人身份“非法”使用终端及网络产品的情况。当然,未成年人也不能置身事外,要主动行动起来,增强文明上网意识,告别网络依赖,向网络沉迷说“不”。

总之,只有把“未成年人模式”设置得管用好用,让未成年人会用爱用,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实效  实效词条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词条  共识  共识词条  发挥  发挥词条  形成  形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