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格力控员增效谈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退税财税处理

从格力控员增效谈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我们在另一篇文章中阐释了“开源”的方法华为人力资本价值提升。那么,我们又如何从“节流”的层面做好人力资源的降本增效呢?  3年前,笔者在石家庄与格力电器石家庄公司总经理进行交流,他分享道,通过控员增效,石家庄格力电器由原来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我们在另一篇文章中阐释了“开源”的方法华为人力资本价值提升。那么,我们又如何从“节流”的层面做好人力资源的降本增效呢?  3年前,笔者在石家庄与格力电器石家庄公司总经理进行交流,他分享道,通过控员增效,石家庄格力电器由原来的5000多人精减到3000多人,人数少了,效益反而提升了。  在整个格力电器,他们更习惯于叫控员增效而不是减员增效,控员增效即指员工总量得到控制,员工队伍结构合理,人工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无论是叫减员增效还是控员增效,人数减少了,效益提升了是我们需要拥有的结果,企业减员或控员只是一种手段,增效才是真正目的。我们有些企业管理者担心的问题是人数减少了,员工劳动强度增加会导致“民怨或民愤”;也由于人数减少了,管理与流程上缺少监控和改善,浪费和损耗会随之增加。  曾经在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任职的汤先生,向笔者介绍了格力电器控员增效的做法。  为什么在格力不叫减员增效而叫控员增效?因为减员(裁员)会导致整个团队人心不稳,影响团队士气和员工归属感,亦会增加法律上的风险,造成对企业声誉的不良影响,因此,叫控员增效更加贴切。  格力电器2012年前拥有11万名员工,那时集团年销售收入1000亿左右,后来,通过一系列的控员增效措施,员工人数降至7万名左右,年销售收入却突破了1200亿。  汤先生说,控员与增效看起来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好像与人性发生冲突,是企业领导者的一厢情愿,其实不然,在国内不少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  他说,丰田公司的一段话对他们影响很大。丰田公司认为,制造业工厂中任何时刻都可能有85%的工人没有在做工作,其中5%的人看不出是在工作;25%的人正在等待着工作;30%的人可能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25%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  格力的控员增效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来实施,硬件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升级,软件是管理与流程的改善。在这里,我们只简要谈谈在管理方面如何做改进。  所谓“控员”就是不给招聘,只出不进。一段时间董明珠甚至出“狠招”,招聘一个新员工需要得到她的批准,只到“解封”才能引进新人。  有格力管理人员说,董明珠下达“只出不进”的指令是不听解释的,各部门自己去绞尽脑汁想办法来应对。  依据测算下达控员指标,薪酬总额控制这些招式格力都使用过,我们常说“PK大于激励,考核重于承诺”,格力在各基地公司开展PK排名也是“狠招”,每个月各基地公司,各部门与班组开展人均产值的排名PK,人均产值落后的部门负责人将会被处分或淘汰。  氛围决定执行。在这种“比、学、赶、超”的环境中,格力有的生产基地员工人均改善件数达到了4.8件,这不得不说是了不起的成绩。  当然,提到减员或控员,我们要问的是,其依据是什么?笔者曾经与格力的管理层交流时提出了“减员与控员”四看:看组织功能VE系数、看行业人均产值、看行业人力成本率、看人力结构比例。这“四看”很关键,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实践。  减员与控员增效的方法很多,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套路和招数,企业经营层在开展减员与控员增效活动时,一定要搞清楚3件事:第一,减员与控员就一定能增效吗?第二,减员与控员的依据是什么?第三,通过什么方式减员与控员方能达到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减员与控员增效的举措在一定环境、条件、时间下,确实能给企业缓解经济压力、改善财务状况、调整业务结构、摆脱经营困境的努力带来积极效用;但它同时也给企业留下了一些隐患。我们不能过分“神化”与“泛化”减员与控员增效,把这些方法当作企业摆脱经营困境,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地位的灵丹妙药。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开源”的方法之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节流”的方法之控员增效两者融会贯通,方能使企业永葆生机活力。  格力创始董事长朱江洪是个像女人的男人,董明珠则是个像男人的女人,他们俩人前些年的亲密合作使格力业绩一路飙升,这种人事布局恰恰是人力资本中倡导的人岗匹配,这几年随着朱江洪的离任,格力人岗匹配的平衡与阴阳关系被打破了,格力的诸多问题暴露,业绩随之下滑。  关键岗位的人岗动态匹配是人力资本要解决的范畴,而不是人工成本要研究的问题。一个企业,只有将人力资本与人工成本结合于一体研究与实施,方能真正做到持续“增效”。  说明:《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创始人姜上泉导师原创文章,引用与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转载:http://www.nlypx.com/zixun_detail/29562.html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退税财税处理只有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出口销售行为,才能出口退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注意:增值税各明细户头的借方金额不一定等于贷方金额。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某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34万元,货已验收入库。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100×(17%-15%)=2(万元)

  此为计算金额时需要,不作账务处理。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00×(17%-15%)-2=4-2=2(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2

  (3)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17%-(34-2)-6=17-(34-2)-6=-21(万元)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材料出口货物退税率=100×15%=15(万元)

  (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200×15%-15=15(万元)

  (6)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应退税额=15(万元)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5

  (7)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该企业免抵税额=15-15=0(万元)

  本例题的当期免抵税额为0,不作账务处理;当期免抵税额>0,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8)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21-15)万元期末留抵税额6万元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不作账务处理。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增值税出口退税所涉及的各个明细科目自身的金额不像结转成本费用那样,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而是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发生额和借方发生额科目来核算的。最主要的平衡关系: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金额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金额二者之和等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相应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格力  格力词条  增效  增效词条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词条  纳税人  纳税人词条  增值税  增值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