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大型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知识含量比较高的企业中,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其实,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科学管理依靠单纯的责任感和工作原则,客观合理地处理各项事务,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组织管理体系。但同时也由于这种管理体制排斥感情因素,容易扼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接连不断地产生新的发明创造。而这则是与我们今天所要求的创造性管理、创新性经营相违背的。一个企业除了最初的物质条件外,人才则是构成企业的根本。因此,对人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根本,无论是什么企业,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如何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都朝着有利于达到公司目标的方向发展。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知道员工的需要,使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根本宗旨。人才的概念是个广泛的概念,并不是只有高学历的人才是人才,其实只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许多普通的员工也能干出了不起的成绩来的,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才。管理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促使普通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此,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协调人才。
海尔是让我们很多人羡慕的企业,他的“激活休克鱼”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这种观念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张瑞敏坚信“观念一变天地宽”,因此,海尔对其他公司的兼并就是将其强有力的文化注入进去,进行彻底的培训和“洗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为目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包涵两个要素:一是核心理念是否正确、清晰与卓越,二是这种理念是否能够宣传贯彻下去,让每个员工认同并且体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化理念,比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诚信、创新”等,核心理念在不同企业间没有本质差别,只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与行为上,却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来使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理念是什么,如何将企业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国内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但往往不得要领,主要表现在:一、很多企业在进行文化培训时,往往是想起来才做,或者是有了问题才做,也就是“救火式”的培训,没有系统规划;二是没有针对不同层级和职能的人员,“大锅烩”式的企业文化培训;三是培训形式过于单一,没有采取案例学习、研讨、活动都培训方式的综合运用,忽略了企业管理者的学习特性,“学习式”的企业文化培训。根据笔者对企业进行培训和咨询的经验,建议企业可从内容、形式和组织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体系的规划。一、内容要求层次性。很多企业在进行文化培训时,恨不得所有的人都来听,有时一个教室有一两百人,企业各个层级和部门的人都有,讲师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对象,跟谁都是一个内容,这样往往没有好的效果,在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初期,需要对企业文化理论有基本了解的时候,可采用这样的培训方法,但如果进行深入的文化建设,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够科学的。
企业文化对企业巨大的能动作用,但不是唯一作用。对企业文化的批判,是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是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企业文化置身与本企业的历史、老板、管理人员、员工之中,走捷径是行不通的;二是未来企业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越来月重要,要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观念;三是要挖掘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上批判与反思是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论坛和学术一样,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百家争鸣”,希望朋友们一起参加争鸣!!!
而我们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下放决策权,排除将老板、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人为隔离开的象征性因素,将有助于员工实行自我管理,激发员工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世界500强中的成功企业,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的成功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十分重要。公司之间在组织和实践方面存在的许多显而易见的差异在细致的研究之后发现实际上具有相似性。起源或规模迥然不同的公司不仅对创新所持态度极为相似,而且还采用极为相似的组织结构和战略以便实现创新和创造的目的。他们在其创新的战略方法上均具有相似性:都拥有强有力的领导者,非常清楚创新对于公司的意义;都具有长期的投入作为后盾;都采用有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在权力运用上都倾向于增强授权与民主,能够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而且都实行支持信息共享行为的奖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