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试论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的关系及意义 浅谈企业文化管理

        建立企业文化,必须使每一位客户满意,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社会与环境,甚至包括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仅讨论员工问题。企业究竟有没有把员工真正视为企业的资源?我时常听到管理层讨论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层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有多少企业认真考虑过对员工应承担什么义务和责任)的承诺。如果你要营造一个使每一位员工都努力工作而不问报酬是什么的环境,那么你应该首先想一想,为此你对员工承担了什么?如果你要员工忠于企业,那么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又是什么?前几日,笔者在为某外资企业进行培训前的诊断与策划时,与其总经理助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而了解了该企业的文化。该公司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如:每月为员工设有庆生日,每月评选明星员工,让一线班组制订自己的工作目标、“行动纲领”等,同时为员工提供“犯错误的机会”,不仅在知识上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同时在实践中进行培养,让其在岗位中进行锻炼,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发挥,用员工自己的话讲:这样的企业我们能不热爱吗?由于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得到了统一,该企业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年利润逾千万。    一句话,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着急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目前管理层最重要的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工程。管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管理“管理者”的人。

        感知是你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利用你的感知并开始工作吧,通过安抚你的团队并帮助他们适应来克服文化变革可能带来的问题。 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旦上层的指示发到你的手头,那么立即召开一个会议。无论是报告、代码修剪方面的问题(dress code issues)或是其它方面的变化,都尽快让你的团队知晓,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开放的讨论会或者旁听会。注意,你召开会议的目的不是做出什么决定或者许诺什么,你所作的仅仅是通知你的团队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对文化变革计划会有抱怨,但是你也会发现有趣并值得考虑的观点。让人们谈论他们担心什么是积极面对文化变革的第一步。 给他们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公司中大规模变动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种留言。人们对他们现在不喜欢的变化会觉得靠不住,于是负面的评论就流传开来。你可以为你的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告诉他们会发生什么、如何发生、为什么要发生,这样做可以把这些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你要许诺与你的团队成员经常性的开会讨论发生的变化,或者依次通知他们——这是对你和他们都是最有利的。 保护舒适地带 保护舒适地带是你的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因为你必须考虑每一个人。你熟悉你的下属。你每天都和他们在一条战壕下:敲代码、和客户打交道、以及测试系统。你了解他们的感受;你知道他们的舒适地带在什么地方:有些人喜欢独处、有些人爱与他人交往,有些人很容易担惊受怕、有些人只要工作适合自己就从不操心自己需要向谁负责。你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减小企业文化变革为每一个人所带来的冲击。这很是不是很有挑战性并且很耗时间?确实如此,但这就是为什么你的薪水如此之高的原因。

        企业文化与制度管理所有企业都是有企业文化的,评价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不探讨这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只能是一种空洞的、不真实的主观臆想。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但是制度化管理要完美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 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到员工认可”。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柔”与制度化管理的“刚”。 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也就是“员工的认可”,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柔”和制度化管理的“刚”,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审视各种制度是否是以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并且是与企业最本质的目标相联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制度必须从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企业根本性需求的维护。如事关企业生存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安全、客户关系等,毫无疑问是必须以制度加以明确规范的。

        企业文化的几种载体选择坚持灌输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企业文化,通过合适的载体使企业文化具体化、人性化、系统化。 最近和很多企业主的一次座谈中,说起企业文化,众多管理者、决策者的一致反映是企业文化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企业的重心。可是当我们谈到可口可乐与音乐、百事可乐和足球  把企业经营和旅游结合,并且使旅游文化成为一个企业的特色,这并不是旅游公司的专利。实际上,目前企业的很多销售行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和旅游靠拢,特别是购买产品中旅游大奖现象十分普遍。一般来说,销售到最终产生大奖的周期较长——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对实际销售的直接刺激,又迎合了新世纪的旅游热,另外组团旅游的方式企业付出的实际成本并不高,还有就是企业实力和品牌的无形宣传。   如果把旅游作为企业文化的支撑,首先要建立全球的旅游关系网络,使组团旅游的成本降到冰点。然后在销售和服务过程中始终和旅游紧密结合,甚至旅游也是一个再次销售的过程——比如保健品行业的科普体验式营销,家电行业的工业园参观等,都是一种无形的销售方式。旅游文化的建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针对不同产品、不同人群的线路确立,确保旅游旺季对顾客的全心服务,使顾客在最好的季节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旅游文化还可以推出“故地重游”、“新婚游”、“生产基地参观”、“焦点追踪”  知青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也是可以借用的一股重要力量。   当年的知青如今年龄一般在50岁——60岁左右,大部分回城以后已经退休,是保健品行业、超市消费的准顾客。如何把知青文化加以发掘,是很多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青岛,南山百盛超市,一个面积不到3000米的小超市,按规模按位置都不占优势,竟然使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感到无可奈何,其主要原因就是对文化的挖掘——特别是创立了堪称中国第一个“知青节”,给广大的知青一个交流的舞台,聚会的场所,许多失去音讯多年的知青在超市前抱头痛哭,同时把百倍的感谢回报给了企业,创造了中国超市的许多奇迹  书法、戏剧、国画……国粹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承,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试论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的关系及意义,浅谈企业文化管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文化  文化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意义  意义词条  员工  员工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