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民族文化,看美国企业文化竖立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大都会,代表美国人民永远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建国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跟中国五六千年的悠长史相比,的确差的很远。但是正因为时间短,这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就可以按照比较理想的方式来设计;加上美国独立战争获胜的那帮人都是被长期压迫,他们那种追求民主、向往自由的欲望非常强烈;更何况,还有来自世界各地不断追求民主、向往自由的人儿加盟,就这样慢慢就形成了民主、自由的美国民族文化。而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则会被赋予上国家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德国人严谨求实的民族文化塑造出德国企业科学严谨的企业文化;日本人激进向上的民族文化塑造出日本企业发展创新的企业文化;中国人勤劳、朴实、同时极具韧性的民族文化塑造出中国企业非常讲究“中庸” 的企业文化;同样美国维护人权,崇尚民主、自由的民族文化从而塑造出美国企业“人性化”的企业文化。《笑着离开惠普》可以当作是一部美国民族文化的叙述史。在惠普工作数年的作者撰写此书时,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里无不飘洒着浓浓的明主、自由的芬芳。从表面上看,它是在叙述惠普的点点滴滴,而实则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为维护人权而战。细读过此书的人就会发觉,从头到尾,作者在反反复复提到一个“人”字。无论是讲在招聘过程中对候选人的筛选,还是在阐述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以及在给大家品味薪酬设计技巧时,其间无不透露出对人的尊重。有人会讲,惠普对人的筛选严格这是在给人设置障碍,怎么会是对人尊重呢?朋友,你错了。请你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中的内涵。
世界是存在着一种最为丰富多彩、繁荣且雅致的文明。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从中国文化中所找到的,一是消灭贵族制度的依据,二是无神论,三是理性。这三点在启蒙运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等人,都曾以中国的官僚制度和官文化为依据,批判法国及欧洲的贵族领土制。经济学上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甚至写出一部专著《中国的专制制度》,将中国的集权官僚制称为是符合自然规则的,是自然秩序的体现,并由此而论证他反对贵族政治的主张。欧洲的思想家们从中国官僚制度中所发现的,首先就是他们所期望的统一与平等,他们并不顾官僚制在中国的局限与弊端,而是以这个遥远的,但又是所有欧洲人都无可置疑的伟大、富强的中国,来说明自己变革主张的合理性。思想家们甚至将他们从中国儒学和官文化中所受的启发,逐步演化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法国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宣言》第一条就这样宣称:在他们的权力方面,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对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来说,他们从中国文化中受到的一个更大的启示和鼓舞,就是无神论。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上帝无所不在。然而那些奉命去中国传教的人,却惊异的发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上帝,他们甚至不信神。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反对上帝的充分论据!在中国,这个治理完善并且具有所有美德的社会,其统治集团,文人学士,都是无神论者。伏尔泰确信在中国两千余年中保持着一种纯粹的宗教,就是人自身的道德,教人以德,使之遵循普遍的理性以建立和平幸福的社会,而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他发出感慨:我们不能像中国一样,真是大不幸!霍尔巴赫进一步强调,中国唯一的宗教就是德,而且将政治的根本与道德相结合。有欧洲孔子之称的魁奈,去世之时,他的大弟子米拉波这样歌颂他:孔子的整个教义,在于恢复人受之于天,而为无知和私欲所掩蔽的本性的光辉和美丽。
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经营管理理念A:企业经营理念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服务社会。“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句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感受到它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失去消费者,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是对企业经营的最根本的要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卓越的公司总是把顾客满意原则作为企业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大家都想让消费者满意,只有采取尽量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原则,才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特色展现出来,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加入WTO后,国际大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一片惊呼“狼来了”。作为老百姓看到“狼”却不恨不怕,反道有种亲切感。国际大集团没有了剥削掠夺的形象,应尽的义务比许多国内的企业做的还要到位。“以消费者为中心”中的消费者本意是指购买自己产品的人群,一些国际企业已经把“消费者”这个概念升华到全社会,它们认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经营的理念就是要服务全社会。眼光的久远和胸怀的广大正是一个跨国集团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宝洁公司。宝洁公司除了通过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使消费者满意,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每当中国出现需要捐助的事件,总能看到宝洁公司慷慨解囊,完全融入中国社会,尽力让中国消费者感动。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引发了一轮反美浪潮,在自发抵制美货的活动中,美国各大企业榜上有名,惟独不见宝洁公司。B:企业管理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一些企业自身管理已经是混乱不堪,可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自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成功,让人疑惑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依我看就象空中楼阁一样,只是痴人癔语,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妄图先形成企业文化再改进管理的做法行不通,只有通过完善管理,一点一滴的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企业文化杂谈:雄鹰何需孔雀翎自然界中,造物主是绝对的公平的。他赐予孔雀以绚烂多彩的翎毛,让其在丛林间,向百鸟肆无忌惮地炫耀自己的魅力。而造物主给予雄鹰的却是强健的翅羽和永不疲倦的灵魂,让其在九天流云高傲而高傲地飞翔。但是,永远也不能颠覆这样的现实:“孔雀即使飞得再高,也永远无法超越雄鹰。” 那么,回到现实的话题,在企业文化界的天空中,谁是哗众取宠的孔雀?谁又是寂寞的雄鹰?也许,只有让上天赐我一双神奇的慧眼,才能分辨出这纷纷扰扰的企业文化界中“孔雀”与“雄鹰”。在这里,笔者也不过企业文化界的一小卒子而已,满纸妄言皆是胸中累垒,一时意气,难免有偏激言词。但是,本着交流与学习的态度,在此抛砖引玉,以求博得企业文化界各位同仁的不吝赐教。 有时,笔者经常会接到一些邀请,出席企业文化相关的研讨和讲学活动。当主持人介绍邀请的嘉宾,各个皆是顶着如雷贯耳的头衔和称谓,或是大学教授、或是资深专家……让人望而生畏、闻声却步。更有甚者,递上名片如同折叠起来的屏风,最少也是两三个折页,密密麻麻的文字也不能穷尽其头衔和称谓。由此看来,企业文化界真是“文化”名人和大腕云集,企业文化的门槛也是高不可攀的。 当主持人询问如何介绍笔者时,笔者十分爽直地做出了这样的自我介绍:“在下只不过是一企业文化“盲流”而已,而非一企业文化“流氓”。鄙人无可炫耀之“学历”、无甚头衔、名号,只是企业文化人罢了。”一语落地,笔者的坦率换来只有大多数人不屑一顾地一瞥与冷落。而对于哪些头顶光环的专家,与会人士趋之若骛,如追捧文艺圈中当红之“明星”。看来企业文化界也未能因其“文化”就可以免俗了,企业文化界的“名角”就真的能开出一剂良药,以拯救迷途之中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