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创建并培养企业文化的责任主要在于CEO,但这项任务将永无休止。“企业文化这一微妙要素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也不容忽视。”Jackel称,他无论如何每周要抽一天的时间专注于企业文化。“很多很好的产品和服务由于在企业文化方面的缺陷而导致失败。如果你不断地培养企业文化,如同你着手公司业务中的其他方面一样尽力,那么你的企业定会卓有成效且员工神采奕奕。” 来源:创业邦
这种概念混乱的现象,本身就是没有文化、思维混乱的表现。 第五个误区,缺乏内在逻辑结构与体系。 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远、中、近期的建设蓝图;从远景到各个实现阶段,从核心使命到行动纲领、到员工行为、到方方面面,应该形成环环相扣、面面俱到的逻辑体系。而不少企业文化仅停留于零散的几个口号、几个条例上。口号与口号之间及内容分类互相交叉重复的问题,也屡见不鲜。 第六个误区,缺乏清晰定义。 企业文化中的理念体系是对实践的指导思想,它如果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也会引致操作上的混乱。 第七个误区,没有价值观分配。 企业文化中既有需共同遵循的部分理念,也应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对不同价值观、不同行为规范的分配。 第八个误区,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宣贯手段。 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很重视企业文化,但在如何使企业文化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上、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不少困惑。企业文化宣贯是一门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些宗教组织在宣贯上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如佛教的“八正道”就是一例。 第九个误区,缺乏企业文化管理。 目前一些企业文化做得不错的企业,仍然奉行以“管事”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而企业文化是以“管心”为中心,因此,有必要增设一套“管心”的管理方法。各级管理干部也要重视与学会这套办法。否则,企业文化仅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并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只有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在企业管理中落地生根,才能发挥作用。必须把企业文化贯彻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过程,努力做到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促进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要注意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工作,切实让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让企业文化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能够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塑造队伍,这就是企业最强的生产力,也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做到处变不惊,稳步发展的关键。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加强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外,还要不断的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企业文化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企业的永久竞争力。参考文献:[美]保罗・托妈斯 、 大卫・伯恩 ,2003,《执行力》,中国长安出版社朱成全,2005,《企业文化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周占华,2007年11月05日,《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经济日报》
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严重脱离员工与实际。改制后,等级观念逐步加大,将管理层与一线职工的经济待遇明显拉大,货币分配向极少数高层管理人员集中。在经济效益没有多少增加的情况下,高层管理人员大肆挥霍企业资金,追求个人高待遇、高享受、高标准,搞权利特殊化,缺少权利制衡和监督的有效机制,企务公开停留在形式主义层次上,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缺乏实质内容。职代会成了摆设,有的勉强一年开一次走一个过程。分配收入不依据政策,不通过任何程序,企业老板自己给自己制定标准,一次分配收入竟然高出员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员工对此议论纷纷,导致干群关系极度紧张。而企业二级法人单位的管理者也纷纷效仿,在用人、采购、经营等方面干脆形成了监督真空。这种管理上的倒退,实质是对原有的企业文化的一种背叛。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管理更加科学,决策更加民主,行为更加文明,企务更加公开、透明,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突显,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增强的一种制度。事实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不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是可以放松或者忽视企业文化建设,而是应该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高的层次上。应当看到,由工厂变公司,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并不代表企业自然进入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变换,也并不表明原有企业文化已经过时。正确的态度是,企业文化要在历史中传承,在现实中扬弃,在开拓中创新,在发展中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是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支点。忽视或者削弱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也不可能长久。